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磊 《电子政务》2023,(3):73-84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社会治理创新向纵深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向治理领域广泛渗透,导致权力实践变为一个需要经由“技术”这一中介机制加以理性化的过程。采用权力政治学理论框架,分析了作为独特的权力主体,技术在基层治理权力结构中承担的中介作用,进而总结了“分布式治理”概念,发现有机接合技术重塑基层治理的权力结构存在两种基本样态,即以控制为核心的政治职能和以技术行政为核心的治理职能。从“任务情境”“主体间性”和“技术作用”三个维度呈现了分布式治理有别于传统集权式治理、分权式治理的组织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分布式治理能够融合“技术-主体-权力”多重治理要素,并在复杂性任务情境中助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2.
中央-地区-地方自治:当代俄罗斯的中央再集权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中央再集权政策的源头、基本观念和利益是什么?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了它的进程和结果?中央再集权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前景如何?本文旨在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首先纵览俄罗斯1990-2000年变革背景下的地区化趋势;接着考察2000年以来中央再集权进程中各政治力量的理念和利益所在,及其对俄罗斯联邦改革政策的影响,该政策可以称之为"新中央集权"(区别于苏联时期的"旧"中央集权).接下来分析"新中央集权"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俄罗斯国家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总结部分,就中央再集权对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意义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83.
马风书 《外交评论》2008,22(2):32-41
中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从深层次发挥着独特作用.中俄两国文化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存在较大差异.二者都注重集体而轻视个体,都强调集权或极权而忽视民主.但较之于俄罗斯文化,中国文化更加世俗化,因而也更加理性与平和;更加求稳而慎变,在变革中也更加小心谨慎;更加循规蹈矩而不争强好胜;更加内倾而不外张,对外部事物抱有更多的信赖和善意.这些文化因素对两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对外关系的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受其影响,尽管目前中俄关系势头良好,但其长远发展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84.
评析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及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993年俄罗斯通过新宪法确立的总统制,与西方总统制有明显不同。新宪法确认了俄罗斯总统更广泛的权力,而议会权力弱化,形成了民主框架下的总统集权。虽然这一结果是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但在俄罗斯民族国家的界定范围内,这种结局的产生不是一种体制单纯的偶然性发展,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和现实的政治、社会因素是导致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赵博渊 《南风窗》2008,(5):82-83
在李明博的内阁名单上,总理韩升洙当过驻美大使,外长柳明桓当过驻日大使,这预示着美日韩三角同盟将得到强化。在对华关系上,李虽然没有太多表态,但他开始考虑对华FTA谈判一节说明,打破韩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了他树立改革旗帜的—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8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贸公司为了求生存谋发展,走规模经营、集约化道路是必然趋势,其组织形式是集团公司。外贸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应采用哪一种模式?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是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7.
本文讨论了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建构、主权层面上与党的行动层面上的不同涵义。文章认为,在前一层面上,党员既是民主的主体又是集中的主体,民主表现为全过程,集中表现为民主的结果和民主的最后片断,民主占有绝对的优先性;在后一层面上,为保障党的行动的整体性、统一性,集中相对于民主来说具有优先性。文章还分析了民主集中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民主与集权、公开与秘密、分散与集中的三种矛盾关系,认为要完善与健全民主集中制当从发展、保障党员权利等五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8.
另类权力观     
《上海人大月刊》2007,(4):29-29
权为民所用,称之为“民本位”的权力观。以权谋私,称之为“私本位”的权力观。之间还有一种权力观,把个人权力看得过重,一切围绕个人权力转,称之为“权本位”的权力观。另类权力观有种种表现:在对待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上,轻视必要的分权,过于专注于集权。 与  相似文献   
89.
我国大部分大型灌溉基础设施是在人民公社时期修建而成的。人民公社超强的政治动员能力,有利于降低灌溉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协调成本与组织成本,但是在经济效益、适应性和维护责任等方面有明显的弊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分散的农户难以组织起来对灌溉基础设施进行管理,集体行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基于"参与式灌溉管理"的改革是农民自主治理模式的一次尝试和探索,有利于农村灌溉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人治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它是封建人治社会的产物,是我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最大障碍,也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必须弄清人治社会的特点与客观规律性,把握人治思想的实质,克服封建家族制的思想,树立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用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来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逐步弄清集权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集权专制与恩赐民主的关系、民主法治与集权法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