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0篇
法律   277篇
中国共产党   618篇
中国政治   860篇
政治理论   439篇
综合类   42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党合作话语体系作为承载思想成果的工具性构架,其完善发展和个性特征的构建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的有效落实,关系到多党合作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2.
韩戍 《南风窗》2012,(17):100-100
在现代中国的报刊史上,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申报》是一北一南的双峰。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两份大报,因地域、主事者理念、撰稿人阶层和阅读对象的不同,它们呈现出的舆论特征,以及对现代中国的舆论走向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大公报》地处北方,以平津的专家学者为依托,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精英面相,带有京派的大气、深沉和厚重。《申报》地处上海,以一般绅士和市民阶层为读者,受西方文化熏染,在言说方式和气度方面体现出婉约、精致的海派风范。其中,《大公报》的"星期论文"和《申报》的"自由谈"版块是最能体现两家报纸风格特征的代表性版面。将两份版面抽离出来,放到现代中国舆论空间的语境之下,分析他们的作者群、言说内容和话语风格,可以看到,他们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两种不同的舆论面相。  相似文献   
33.
正我叫岳红,是北京血液中心献血车上的一名采血护士。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6个年头了。每天,我和同事们坚守在首都街头一辆辆无偿献血车上。在那里,我每天都被那些无私的人们感动着。他们简单的献血行为、朴实的话语,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血脉相连、什么是人间真情,更让我看到了北京人厚德、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34.
宗寒 《求是》2012,(8):57-59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至今已近4年,不仅使本国遭受重大损失,而且持续发酵,影响到全世界,形成一场世界灾难。这次金融危机为什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它会迅速地向全球传递?这样的危机今后还会出现吗?我们从中可以接受一些什么经验教训?这都是  相似文献   
35.
孙麾 《红旗文稿》2012,(18):4-7,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眼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在《理论自觉自信:中国学术新的思想高度》一文中,分析批判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所谓去意识形态化和以学术性的名义放弃现实关怀的错误倾向,认为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中国学术应该在中国与世界普遍交往的格局中,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回答世界和中国的现实问题,塑造中华民族的自我精神和核心价值,增强中国学术世界性的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36.
张肖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85+187
二战后,维护美元霸权成为了美国的既定国策。美国通过控制国际组织,操纵三大评级机构,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等手段控制世界金融体系等手段维持美元霸权。近来,美国以在中国周边制造威胁,引爆欧债危机,激化伊朗危机等方式打击美元的竞争对手。中国必须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谨慎对待美国行为后的美元因素。  相似文献   
37.
习伟 《前线》2013,(10):37-39
掌握话语权是所有大国的目标,也是大国成为强国的必要条件。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掌握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漠不关心,对谩骂污蔑、腐蚀同化妥协退让,则于中国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38.
后马克思主义宣称他们的理论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谱系学之中,但是,不遗余力地撕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叙事方式,使得他们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三个层面(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等理论其实无关,无可撼摇的法律理论根基与正当性基础荡然无存。由于后马克思主义撕裂并消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联,赋予法律"政治"本体论属性、把"话语"看成是"法律"生成的主要元素,同时认为"法律"是伴随人类永恒存在的社会事实等认知,严重腐蚀了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根基,后马克思主义对"法"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及其法理脉络相去甚远,偏离多于继承。  相似文献   
39.
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新环境下,要高度重视因网络话语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带来的正负效应及其挑战。文章在剖析网络话语对大学生心理、思想、言行带来正负能量冲击和对教育带来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开设网络课程教学,对推行微博遍及个体、实现课堂内外接轨、推进教学实践结合等新模式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学理论》2015,(29)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当前成熟的、极具代表性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定义、历史发展、核心问题,以及批评话语的建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分别进行探究。可以充分说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及第三世界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