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5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行政复议制度的性质关系着整个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位和制度设计走向.一国(或地区)的政治权力由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构成,任何公权力组织的活动均不外乎适用此三权或其中之一、二.复议行为适用的裁决权所具有的司法性质,决定了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化性质.在司法化性质前提下,复议裁决主体必须具备司法化相应的特征,即尽可能的保持独立、中立,以及裁决程序的司法化.而超然、中立的身份决定了复议裁决主体不应该成为后诉的被告.这种制度设计有利于提高复议裁决质量、彻底解决行政纠纷、提高复议裁决主体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2.
P2P技术自1999年诞生以来,由于其技术的本质特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法律上的问题,在学术界和司法界也存在过争议,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使得人们对于P2P很难给予一个准确和公平的判断,从而导致对P2P服务提供者是否侵权以及如何认定侵权模棱两可。随着P2P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技术的认识也日渐清晰,对其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问题也在司法实践中日渐成熟。结合中美典型案例分析P2P网络服务提供者在P2P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承担侵权责任的问题,以期为将来P2P技术不断深入发展,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它记录了特定时空的事实和真相,尘埃落定之后,容不得“任人打扮”。可是,似乎总有些人喜欢做历史的“翻案文章”,尤其喜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说三道四”、“揭秘挖短”。什么“告别革命”论,“假如”、“假设”的虚幻,“戏说”与“恶搞”,还有“价值中立”、“纯客观”,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论调,究竟是什么贷色?  相似文献   
104.
容留型罪名可谓吸毒、卖淫违法行为的"帮助犯",被容留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科处容留行为刑罚理应慎重。容留行为通常为提供娱乐服务的业务行为或出租房屋的日常生活行为,行为本身往往具有中立性质,中立行为帮助的理论可为借鉴,科处刑罚时应对法益保护与行为自由进行权衡。在自己家中接纳朋友吸毒,不宜作为犯罪处理。出租的房屋被用于卖淫场所,不宜作为容留卖淫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05.
论司法中立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没有司法中立,便没有法治。司法中立是法治的基础性构件之一。司法中立是由人性需求、文化传统、历史经验、现实理性等因素共同育成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理性平衡要求是司法中立的个性基础;国家与社会的二分及公权力的分立是司法中立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的中性特质是司法中立的经济基础;权利与权力的法治张力是司法中立的政治基础;以理性为内核的权利文化则为司法中立提供着文化给养和精神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自社会学产生以来,至今已形成具有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倾向的两大社会学方法论体系,即实证方法论和人文方法论,而人文方法论的集大成者当属韦伯,韦伯从理性理解的角度创立了宏大的社会学方法论,但其方法论充满了悖论。本文结合韦伯思想渊源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从三个方面详细阐析和评价了韦伯方法论的两难处境,以及正是这种矛盾性才给社会学方法论带来了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对心理咨询过程中"价值中立"的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提倡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要严守“价值中立”的态度,它适应了美国文化,但它不能成为一种普遍的原则。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下,一定的价值引导是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8.
论电子政务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电子政务法是指调整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应用的范围、条件、方式、地位、效力等事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行政法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电子政务推动以全球化为标志的后现代法治国家的产生 ,有关的法律问题是国家主权的国际化和地方化转移、电子政府和电子行政的法律地位以及公民信息权和隐私权的保护等。除了法治国家的一般要求之外 ,制定和实施电子政务法还应当遵循政府中立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弹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9.
论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商务立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电子商务立法核心要素的电子签名制度 ,成为全球电子商务法律规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歧视原则、功能等同原则、技术中立原则的指导下 ,国际社会对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为电子商务的良性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刘兴华 《探索与争鸣》2022,(12):34-44+210
人类技术历史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机械文明、电气文明、信息文明和数字文明五大时代。数字全球化开启了数字文明时代,赋予技术异于以往所有文明时代的新内涵。数字全球化具有全球互联、全局数字智能化、全球数字社会化三大特性,使纯粹的技术中立更加难以存续。“数字连接关系”是数字全球化时代技术中立的标准。越是深度触及“数字连接关系”的技术,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关系越具有群体性,越难以保持中立。技术决定论将数字技术引发的数字革命视为技术脱离人类控制并最终超越人类智慧的客观规律,是技术中立的代表性论调,从后果、目的等视角审视技术也可能产生技术中立幻象。数字技术发展的现实表明“数字连接关系”存在被干扰、扭曲和破坏的情形,对技术中立的侵蚀正在制造纷争和风险。追求霸权的国家、追求超限度政治利益的实体、追求超额利润和垄断地位的公司等是数字全球化时代技术非中立化的主要肇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