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313篇
中国共产党   407篇
中国政治   654篇
政治理论   206篇
综合类   3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公民监督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政治学的权利和权力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公民监督不仅需要保障公民监督的权利,而且需要公民监督权利和公民监督权力的会通。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市民社会阶层分化表现出阶层差距过大加剧社会断裂、阶层结构闭塞导致 社会流动不畅、权力配置失当加深阶层矛盾等现状。由此,埋藏着腐败的社会结构诱因。具 体来说,阶层差距过大造成某些公职人员的财富观异化、社会流动滞涩造成既得利益群体腐 化堕落、权力配置失衡及不当运用促发腐败行为。而市民社会也蕴藏着反腐败的阶层动力, 因为腐败行为与市民社会自由平等的价值基础相抵触、腐败行为与市民社会的存在基础—— 商品经济相抵触、腐败行为与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发展进程相抵触。  相似文献   
103.
刘志刚  林爽 《世纪桥》2014,(12):69-70
墨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贤智",其思想可总结为"十论",而其中的"兼相爱"、"交相利"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的道德理想。他的这一道德理想延伸至今日,体现了一种平等、友爱和集体的意识,这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的简单梳理,明确其对于平等观、友爱观及集体观的表述,浅谈墨子的道德理想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4.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太淼  赵培 《学习论坛》2000,(12):39-41
当今时代,国际政治格局正走向多极化,世界经济正趋势于一体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确立,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新旧观念不断碰撞冲突。在这特殊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迎接挑战,采取有效对策,把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挑战之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重大理论难题。 首先,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角度看。自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  相似文献   
105.
作为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结果,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文化理念已经在中国社会悄然兴起。它正作为一种全新的意识规范过程改变着中国特定群体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消费文化的现况与部分西方跨国公司的广告传播方式的探索,揭示出西方跨国公司对消费文化主动或非主动的导向,并分析出这种利用对于正处于重要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造成的既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一直是我国比较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司法改革、制定国际法这两个整改的时期,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讨论呈白热化状态。本篇论文主要讨论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过度管辖和不方便法院原则、"国两制"原则、网络环境下的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确定、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问题、建立我国新的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体系这几个方面,也就这些权利制度进行分析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新农民阶层与乡村司法理论的反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力 《中国法学》2007,(6):157-165
作为当前学界主流的乡村司法理论,基于对乡村社会结构内向、封闭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然而,新农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推动的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司法理论产生一些悖论性事实。这种变迁和悖论能够从"地位获得理论"与乡村司法运作存在的关联中加以解释。据此,现有的乡村司法理论应当有所修正,使得带有"治理"味道的地方化特征不再那么显著,转而复归到追求普适化的乡村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8.
109.
唐小兵 《南风窗》2012,(7):92-94
一个消费社会的崛起生成了一个庞大的有教养的市侩主义者群体,这个群体以文化的名义玩弄、曲解和损害文化,特立独行的品质成为一种可以包装的文化标签,标新立异的作品可能隐含了最深的利益动机,最玩世不恭地对待文化以显示反叛个性的人,很可能是最会计算文化价码的人。  相似文献   
1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和管理,基层党组织也必须适应变化、整合资源,在推动治理创新中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要在社会治理中,注重从增进认同、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依法治国、创新管理等方面加强创新,才能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