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4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601篇
中国共产党   9228篇
中国政治   5806篇
政治理论   3413篇
综合类   315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1398篇
  2013年   1750篇
  2012年   2162篇
  2011年   2663篇
  2010年   2288篇
  2009年   1823篇
  2008年   1628篇
  2007年   1134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685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51.
冯连 《党史纵横》2011,(10):42-43
1906年,潘文郁生于湖北襄阳东津湾。幼年时,他便好学善思,9岁时就提笔成文,700余字的文章一气呵成。1922年,16岁的潘文郁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那里,潘文郁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他的启蒙老师正是在第二师范学校任教的肖楚女。在肖楚女的引导下,潘文郁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852.
党史是党性教育的最好教材。党的历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都非常重视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胡锦涛指出:"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深刻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党的历史,  相似文献   
8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论断诠释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人性化、民主化、民本化、执政化的新要求,是共产党人执政之魂。  相似文献   
854.
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宝贵而丰厚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以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灵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行为活动的基本规范,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正确认识和分析党的优良传统的内涵、党的优良传统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关系、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及传承方式,对在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5.
田培良 《实践》2011,(7):42-44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1920年夏到1921争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856.
孙洁 《实践》2011,(8):16-16
这一讲,我们同大家谈谈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一话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领导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57.
郭玉亮  史瑞琼 《唯实》2011,(5):25-28
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思维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以追求科学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在渐进式改革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中国模式的出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主义出现的挫折和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与西方进行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858.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河山 《唯实》2011,(1):32-36
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改造现实的迫切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首要环节;把满足大众诉求,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基本取向;把深入研究和浅出表述作为基本方法;把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作为重要途径,把构建长效机制作为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859.
钥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基于学习观视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富雄 《唯实》2011,(4):25-29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胡锦涛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不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指导理念——科学发展观,而且确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政治保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意识形态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还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860.
孙玉娟  周蕊  孙婉竹 《唯实》2011,(4):33-3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它的顺利实现不仅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还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