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8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A growing number of theorists are calling for a revival of research 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children are active in their own civic development. We advance this argument a step further by proposing a mode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that reverses the role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s conventionally understood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dolescent children are not merely receptive to political stimulation; they possess the power to transform patterns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in ways that benefit themselves and their parents. We first challenge a series of interrelat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 of influence in the family. We then document evidence of "trickle-up influence," in which child-initiated discussion--stimulated by a civics curriculum--prompts the parent to increase her civic competence via increased news media use, knowledge gain, and opinion formation. The parent's response reflects her desire to maintain a leadership role in the family, and more important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t reveals the intrinsic forces of family adaptation that can make the home a powerful incubator of citizenship. Political growth occurs when the family system adjusts to reestablish equilibrium in response to exogenous factors or developmental needs that propel change.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propose a functional model of famil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We appl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developmental literature to illustrate how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erves the family goals of autonomy and cohesion during various stages of the family life cycle.  相似文献   
232.
近代国门大开之后,中国融入国家交往的条约制度之中。通过双方的谈判与协商,确定各自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是条约制度的基本原则。谈判与协商这种互动的活动使得双方的法律意识与原则彼此产生影响。由于处于战败国的弱势地位,中国所签订的条约为不平等条约,中国方面更多地接受外来的影响。随着这些影响的日益加深,西方法律原则与制度大量地引入传统社会,法律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化。条约制度的建立与传统社会法律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政管理制度是这种关系的最好说明。  相似文献   
233.
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此轮宏观调控,中央政府综合采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措施以及较为特殊的土地政策等。由于中国目前只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它并不具备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灵活反应的微观基础,反而是其他的政策工具如土地政策和行政措施等,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的影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4.
“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自刘邦首用汉国号以后,出于寻求正统的心理、现实政治的考虑、文化取向的需要等复杂情形,汉国号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反复沿用,而中国古代家天下的政治特征,因此表露无遗。汉国号所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又使得“汉”成为域外有关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并逐渐演化为此后直至现今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  相似文献   
235.
解读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辩诉交易虽源于英国 ,但却在美国发扬光大 ,成为美国刑事司法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只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辩诉交易制度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辩诉交易的各种评价之后 ,才能根据我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研究是否引入 ,如何引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6.
安南联合国改革报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秘书长2005年3月21日提出的题为《大自由:实现人人共享的发展、安全和人权》的改革报告,试图为联合国应对新世纪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威胁“建立一个全球合作和具体行动的新时代的蓝图”。报告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和建议,但主要反映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观点和主张。从各方反应看,各国对报告的分歧意见和提出的问题很多,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什么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威胁、把所谓“集体保护的责任”作为“新的(国际)规范”问题、使用武力的合法性标准问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恐怖主义定义问题、设立小规模的人权理事会问题和安理会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237.
经过十年的努力和打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终于尘埃落定。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于2020年11月11日获得通过,并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其内容有重大革新,可谓十年磨一剑。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充实和扩张了著作权的权利客体,赋予了作品以法律定义,承认了视听作品的概念,规定了作品的开放兜底条款,完善了作品排除规则,扩张了广播权的内容与范围;革新和完善了著作权归属和利用规则,新增了演员职务表演权利归属规则,革新了合作作品权利授权和行使规则,作品登记制度正式入法;强化了著作权保护制度和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将实际损失与侵权获利并列为第一位的损害赔偿确定方式,确立了基于著作权使用费标准的损害赔偿方式,大幅提高了法定损害赔偿标准,明定了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上多处重要修改和迭代革新,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8.
当今,警务实战行动暴力色彩日益浓厚,警察临战使用武器的频率增加,执法活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而"人枪合一"则是合理整合警察武器使用的多方面因素,整体推进武器使用素养向纵深发展,全面拓展武器使用的质量上升空间,形成集中、灵活、反应快捷的力量结构,达成武器使用作用和效能最大化的切入点、契合点和焊接点。  相似文献   
239.
美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比较健全,法律、司法判例和警局政策规定了警察使用枪支须遵循必要合理原则和生命威胁原则,同时,规定了详尽的用枪条件和严格的事前警告、事后报告程序。心理辅导、法律帮助制度体现了对警察用枪的人性化关怀。培训、认证和警用装备制度则确保了警察执法时能够正确使用武器。  相似文献   
240.
枪支是人民警察专配的、震慑与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直接工具和保护执勤的公安民警的有力武器。目前对武器的管理虽然可以避免滥用武器警械事件发生,但容易造成公安民警不必要的伤亡,也会降低公安民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枪支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