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243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134篇
综合类   3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修订之后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实施的限量放权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变化,也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力求走出中央与地方关系怪圈的最新探索.限量放权的重大改革举措,虽然为地方治理经验的法治化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但也使迅猛推进的"模仿式"立法转而陷入尴尬的窘境之中.切实共享立法体制改革的制度红利,实现地方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与规范化,必须准确把握地方立法限量放权的初衷与要点,从注重问题导向与民意担当的高度,着眼于"为谁立法"立什么法"怎样立法"等关键问题,均衡各方利益博弈,做好配套制度变革,真正使地方立法平稳过渡与有效承接,及早摆脱"模仿式"地方立法的时代困局.  相似文献   
152.
公共性控制:政府环境责任的省察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东辰 《现代法学》2011,33(2):72-81
政府环境责任以公众环境利益为指向,以公共性为价值追求。政府环境责任的确立是行政伦理道德、政治合法性与权力合法性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责任一方面缺少法律规范的支持,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些与环境善治不符的病症。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要求责任理念回归公共性、公共环境利益明晰化,并从具体制度规范上予以配合。  相似文献   
153.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es and the electorate is often based on the notion of partisan constituencies, that parties adopt policy position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average position of the party supporters. In contrast, the Downsian “spatial model” assumes that parties are purely opportunistic and maneuver to gain as many votes as possible. A third, more 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early work of Stokes, assumes that voter choice i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each of the party leader’s competence or ability to deliver policy success. Such an evaluation can be provided by individual voter overall assessment in terms of the leaders’ character traits.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late these three classes of models by examining the elections in Great Britain in 2005 and 2010. Using the British Election Study, we construct spatial models of these elections in Great Britain as well as in the three region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The models incorporate the electoral perceptions of character traits. We compare the equilibrium vote maximizing positions with the partisan positions, estimated by taking the mean of each of the parties voters’ preferred positions. We define an equilibrium to be a stable attractor if the vote share at the equilibrium exceeds the share at the partisan position by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determined by the implicit error of the stochastic model). We infer that none of the equilibria are stable attractors, and suggest that the partisan positions are also preferred by the party activists, the key supporters of each party.  相似文献   
154.
中央权威是指中央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所享有的独占性威望和最高强制力。中央权威的宪政之道是对国家法治战略之中央权力宪法安排的解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是我国宪法精神的集中表达,是央地权力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信仰支撑;从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是宪法之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它为中央权威提供了更具连续性和公正性的合法性基础;落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高监督权和加强中央司法权威的控制力,是宪法国家权力结构的内在需求,也是加强中央权威的根本宪政途径;宪法意义上的地方分权是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威的一种回应性诉求,也是宪政权力纵向配置的一种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55.
尽管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积累了大量案例研究,但关于政府创新的属性、特征与类型的认识和理解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利用"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五届共计100多个入围项目的内容分析,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类型、特征与分布进行了经验研究。分析显示,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与合作创新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主要类型,而技术创新与治理创新的重要性在逐步提升。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获得创新美誉的比例多于西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党政机构仍然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也在加入创新的队伍。相比其他行政层级,地市和区县政府的创新精神更强。  相似文献   
156.
杨雪冬 《公共管理学报》2011,8(1):81-93,127
依据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创办以来五届申请项目的资料,辅以问卷调查,对过去10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包括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现实性、创新的分布、创新的类型、创新的动力和可持续性以及创新的影响力。研究发现,必须从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背景出发来审视丰富多彩的地方政府创新。这些创新多是从问题出发的,是对现有体制的充实和发展。但是,创新分布于不同的层级和部门,所以其对整体制度的影响也会由于层级、部门之间的矛盾而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57.
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在于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重要根源在于公职人员权力观的错位。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相分离,从而阻断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通道,最终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8.
时代的进步对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以国家强制力保障检察活动顺利开展的警务保障职能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思考与分析具体执法层面显现的几点问题,借鉴国外司法警察较为先进的职责权限制度体系,围绕人民检察院工作任务发展的变化,结合执法创新的经验成果,对规范司法警察职责权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9.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权威合法性面临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宪政健全与发展不足,国家的符号解释能力和可信度受到一定程度置疑,经济绩效的"政绩困局"和政治腐败现象损害合法性基础。解决路径在于国家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制度创新,即建立起国家权力的相对自主性机制、国家行动能力的适度有效性机制和国家权威的制度化合法性机制。通过制度创新确立国家权力、国家行动能力和国家权威的限度,以期政治权威合法性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160.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劝说就是其一。影响劝说的因素主要有劝说者、被劝说者和劝说环境。要获得理想的劝说效果,必须运用得体的劝说技巧,如培养个人魅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标签法、以害怵之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