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2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4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黄朝翰 《外交评论》2006,48(3):47-57
中国崛起不是孤立的,大部分东亚国家同样取得了骄人的经济业绩。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力倡建立FTA行为已经成了新世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虑及FDI的其他决定性因素,流向该地区的FDI之间大多不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并没有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FDI流入造成巨大影响。即使对那些具有潜在竞争性(即出口导向型)FDI而言,中国也能够刺激它们流向其他东盟国家,并同中国在该地区的生产网络形成互补。从地缘因素看,中国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复兴使人们重新燃起变21世纪为“太平洋世纪”的希望。中国在谋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需要同邻国保持更为密切的经济共生关系,整个东亚地区也会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受益。  相似文献   
222.
"东突"恐怖势力目前主要有欧美、中亚、中东三个活动中心,迄今并没有产生一个真正的领导核心.打击"东突"恐怖犯罪势力应与国际反恐怖力量相配合,从境内、境外两个方面加强打击力度,同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东突"的打击.  相似文献   
223.
“东突”的由来及其恐怖组织的主要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长期以来饱受"东突"恐怖势力的危害,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恐怖势力勾结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我国新疆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恐怖暴力事件,严重危害了中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着重介绍了"东突"的由来及其近年来在我国境内外制造的一系列主要恐怖事件,揭露了"东突"作为国际暴力恐怖组织的邪恶本质.  相似文献   
224.
大西南我国"西电东送"的重点区域.理应在厘清真实移民成本主要组成部份的基础上,促使真实移民成本成为电价的构成要素,对于少数民族移民奔向富裕繁荣和保存、发扬、光大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5.
商法的起源问题是商法理论的基础问题。关于商法的起源有多种学说,但独立的商法起源于中世纪。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商人阶层的产生及力量的壮大是商法产生的必要条件。打破传统、勇于创新,扶持商人阶层是研究商法的起源对振兴我国商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26.
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入手,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尝试为这一时期的东亚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多国的、宏观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美国从世纪之交就开始谋求在东亚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权力政治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萌生的改造国际秩序思想的延续;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是美国不断推行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美国新的国际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上;从30年代初直至二战结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被视为美国捍卫、中国认同、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试图建立的东亚国际秩序不过是华盛顿体系的修正版;华盛顿体系并非仅仅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相反在很多方面有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227.
本文介绍正统派与其他各种不同经济学派关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生成根源的观点,展示各种经济学派对IMF休克拯救方案以及东亚经济复苏政策的不同看法,探索东亚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8.
The United States has spent 30 years clinging to variations of the same policy towards Iran, to no avail. ‘Doing the right thing’ has proved perplexing, complicated and, ultimately, elusive. In 1979, the United States struggled to come to terms with Iran's transformation from consort to adversary. Washington had difficulty fitting Iran into the hierarchy of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iorities, often viewing it through the prism of its other regional concerns. Administration tensions, varying levels of dysfunction and wider governmental conflict also affected policy formulation and execution by producing different agendas, and, occasionally, a range of different assessments of US policy. Underpinning and exacerbating these problems was the fact that policymakers were doing a jigsaw with missing pieces. Two types of intelligence failures, missing and poor information and flawed interpretation, proved debilitating. A further complication was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 engaged in a dialogue of the duff for nearly 30 years. Besides not hearing each other (and when they did, regularly misunderstanding the message), bad tim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events conspired repeatedly to frustrate initiatives and confound a breakthrough. This case-study-based analysis of policymaking and policy explores why successive administrations have failed to ‘park Iran in a better place’ and offers a set of lessons for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s it confronts this unique ‘non-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229.
近代以来,作为特殊的地域和区位,俄、日、朝、欧美等国人都曾游历过中国东北,并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东北的文献资料。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东北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除了满铁资料外,这些国外文献的运用与研究仍处于"缺位"状态。研究这些国外文献,不仅能弥补中国东北国内史料的不足,形成中外史料的相互印证,还能为我们提供通过"他者"来反观"自我"的新视角,有利于形成国际化的"会通"式研究。  相似文献   
230.
This article responds to a recent call for increased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local turn’ in the peacebuilding literature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on local consent for peace operations. Using fresh empirical material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as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im Force in Lebanon (UNIFIL). It shows how local perceptions of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peacekeeping contingents matter, and how this affects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mission.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heterogeneity of both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missions and local populations, an issue that is insufficient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on local engagement in peacebuilding/peacekee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