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3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93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1篇
法律   1073篇
中国共产党   117篇
中国政治   378篇
政治理论   185篇
综合类   140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看守所最大限度地发掘线索,能更好地为打击犯罪、侦查破案服务。从羁押对象身上深挖线索,努力开辟”第二战 场”,具体做法是:政策攻心,促进转化;亲情教育,融化坚冰;把握时机,深挖细挤;仔细甄别,快速转递。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与经营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业是高消费享受性的前沿性行业,作为旅游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市场,正逐渐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我国的旅游行业,只有真正重视女性市场并把握其特点,才能进一步开发我国女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行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执法为民”理论的确  立,对公安工作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实践中,应狠抓五个强化,切实提升执法为民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却不断在恶化,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鉴于许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不直接损害特定人的利益,在传统的民事诉讼理论的指导下创制的法律,不能有效地约束和制裁这些行为。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也呼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对在我国实行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论证。文章在此基础上,先从立法的理由、立法的法律基础对在我国进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的急迫行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然后细化分析了具体立法时的几个关键问题,对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犯罪本质是刑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刑法学界对其研究也是由来以久。但中国的刑法学者关于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第一,认为社会危害性说与法益侵害说是关于犯罪本质学说的分歧;第二,法益侵害说的过度提倡;第三,形而上的犯罪本质研究与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笔者采取叙述性的描述方式,阐述了这三个误区,澄清了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研究的相关概念,为关于犯罪本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司法为民是最高法院提出的运作和衡量司法活动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值得质疑的是它并不是从司法程序的内部结构、规律与立法的精神方面考虑问题。司法为民只能是司法公正的下位概念,即在一般的国家集体公共利益与百姓利益发生对立时,在司法公正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时,以为民的价值倾向作为公正的标准,并以此设计制度和具体操作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7.
从历史考察的视角,对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脉络作了一下回顾,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侵权行为的现状,这有益于把握其中的问题,也为将来的发展完善打开了通路。  相似文献   
108.
民法典草案没有吸收抚养人垫付责任的规定.基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抚养人的垫付责任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基于抚养人与被抚养人之间特定的人身关系,根据权义一致原则,垫付责任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专家建议取消抚养人的垫付责任,这不符合侵权法之立法目的,也没有穷尽对受害人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109.
未生效合同是指已经有效成立但尚未生效的合同,此概念源自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之区别。生效与否跟有效与否的判断不同,未生效不等于无效,生效与否的判断是时间的函数,可以将这种判断称为过程判断。本文将未生效合同分成三类: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经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的合同;附延缓条件、附始期的合同;当事人约定其他生效要件的合同。三类未生效合同各有其特征,民法应当基于合理性的考虑,对各类未生效合同的保护作出妥适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0.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拥护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