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安机关要把防非典斗争动员起来的巨大群众力量 ,转化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长期战斗力 ,就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 ,搞好对群众力量的组织嫁接和治安专业化培训工作 ,解决好群众报酬问题。同时 ,要进一步端正公安执法思想 ,与时俱进地总结防治非典中的成功经验。推动公安工作进步  相似文献   
32.
非典的产生、蔓延和危害人类同环境密切关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人文、环境的关系,规范突发事件紧急管理,信息公开,在反思非典中,优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3.
传统的生命权应做与时俱进的概念和理念改造 ,方宜入宪。“生命安全权”比“生命权”更为积极和入时 ,也与我国政府主张的“生存权”更为接近 ;只有“生命安全权”才既有助于纠正传统和现实中轻视公民生命的现象 ,又强化国家和社会救助生命危难的责任意识 ,并与宪法中的物质帮助权相配套。“生命健康权”不宜入宪 ,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权利类型 ,缺乏合一性 ,而且宪法中的权利条款已显示了健康权。  相似文献   
34.
SARS带来的冲击和变革是全方位且意义深远的。研究为什么危机可以推进和促成变法这个命题 ,其理论价值并不因SARS已经远离我们而有所减弱。变法是通过创设新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利益的进行重新分配。变法的目的 ,旨在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 ,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政府与公众在利益上处于双赢格局 ,这是变法共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35.
SARS在表现形式上是猝不及防的重大灾害,实质上是国人对疫病等灾害缺乏必要的准备。反思SARS,应当构建在正常运作中能够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机制,从对灾害的回应转为对灾害的风险管理,并把这种风险管理整合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管理中,在危机时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并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应对并有效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36.
“非典型性肺炎”的肆虐引起大家对于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犯罪的重视。传染病防治犯罪目前只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 ,还没有作为一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加以规定。从刑法理论上看 ,该类犯罪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根据现实需要 ,对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防治犯罪行为做出了一些规定。与其他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犯罪的立法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立法有其优越性的一面 ,但也存在缺陷与不足 ,有待修订刑法时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7.
抗击非典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严峻考验,中华儿女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形成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创造了与新的实践相适应的新的民族精神,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为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8.
陈志华 《证据科学》2003,10(2):80-85
本文在假定"非典"为甲类传染病的前提下,详细讨论了依法适用隔离措施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隔离的法定概念,认为隔离措施具有治疗疾病的医学属性和强制执行的法律属性,接受隔离措施是应被隔离者的法定义务.隔离措施由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具体实施,但因隔离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隔离对象包括且仅包括" 非典"病人、疑似"非典"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3类,现有法律对隔离对象尤其是密切接触者有明确的判定标准,不得任意扩大其范围.强制隔离决定应由卫生行政机关做出,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协助,如被隔离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应以卫生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或被告.法律应当赋予被隔离者寻求法律救济的权利,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后,作者还对如何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医患关系的法律思考--抗击非典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关系是复合型的法律关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很不合理,产生诸多问题应予废除;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40.
戴涛  唐诚 《行政与法》2004,(7):43-45
SARS疫情的爆发暴露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并不健全,事实上电子政务的建设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只 有对这些问题加以全面反思,才能实现电子政务制度的创新,并由此推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