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599篇
工人农民   46篇
世界政治   2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48篇
法律   14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281篇
综合类   10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对南海的航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国际法对海盗治理形成了一些规范,但这些国际法的规范有的不具法律拘束力,有的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够具体,有的目前不能适用于南海。而南海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南海的航行安全关乎到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中国应当在南海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海盗治理问题上,应采取"搁置争议、加强合作"方略。具体应遵从四个步骤:完善国内的刑事立法;积极开展海盗治理、保障南海航行安全的双边合作;推动南海反海盗合作新的多边协议的达成;积极参加国际上打击南海海盗犯罪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212.
气候变化对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各权威机构及学者纷纷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以斯特恩评论的框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变化,包括气温、降雨量、极端气候事件和海平面的变化及趋势,评介这些气候变化对东南亚经济,包括对水资源、农业、林业、沿海及海洋资源和人类健康等5个方面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13.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其中经济全球化最为重要。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金融的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伊斯兰国家创建现代伊斯兰金融业,并逐步将伊斯兰金融推向全球,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伊斯兰金融体系。本文试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东南亚伊斯兰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14.
傈僳族既是中国的世居民族之一,也广泛地分布在东南亚山地地区,是这一区域内重要的跨境民族。本文在对1968-2008年美国、日本人类学东南亚山地傈僳族研究文献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阐明二者在理论和资料关注、研究脉络和研究对象认知、民族志写作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从家户的研究问题、比较维度和联系性研究视角、田野调查和多元研究方法3个层面就美、日东南亚山地傈僳族研究与中国傈僳族研究进行比较。希望在这种比较中搭建与国际傈僳族研究对话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15.
东北亚地区科技实力较强,区域内各国科技优势互补,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为了提升科技产业国际化水平,大连不断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科技合作的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216.
中国、美国与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崛起是一个复合概念,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也包括国际规范、高等教育等软实力方面。这对亚洲地区的国际秩序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变量,但不能就此认为亚洲地区已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是一个包含有轮毂模式、有限共治模式、规范共同体模式和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四种秩序特征的复合体。同时,中国崛起对中美关系来说无疑也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并非就如现实主义者所预测的那么悲观,中美之间的合作远大于分歧,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在中美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17.
试论中亚的安全问题及中国与中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闯 《外交评论》2004,(3):36-44
中亚的安全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大国在中亚的争夺是中亚成为安全热点的一个外部条件,但中亚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体制问题也是主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外部条件,都是影响中亚和我国的西部安全因素。中亚国家的内部因素是历史的遗产,但在现实的政治安全中依然起着决定作用。中国与中亚国家安全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19.
林震 《东北亚论坛》2004,13(2):62-66
在韩国民主化进程中 ,地域冲突问题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阻碍了民主化的推进。韩国的地域冲突问题由来已久 ,根本原因是歧视性发展政策造成了地区差别。民主化进程中此问题的恶化 ,既是根深蒂固的地区感情对立借助民主化大环境进行“大释放” ,也是民主化初期民主体制尚未成熟造成的。只有消除地区差别 ,建立健全的民主体制 ,才能彻底解决地域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20.
论东北亚地区新海洋秩序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 ,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新海洋秩序的建立。随着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各沿海国对“公约”的批准和 2 0 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宣布 ,新海洋秩序在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并完善 ,这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它既扩大了我国的海洋管辖领域 ,又加剧了各国竞相争夺各自海洋权益的矛盾。根据“海上圈地运动”及其东北亚的新形势 ,现提出我国海洋事业所面临的、包括海洋国土观念在内的现代海洋观念薄弱等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