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0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method, adopted from the labor econometrics literature, is proposed for detecting discrimination in punishment. The method requires the separate estimation of time served and punishment probability equations for, say, whites and blacks. The coefficients from the white equation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punishment blacks would receive if treated like whites. A test of n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blacks is a test that the black punishment predicted by the black equation is equal to the punishment predicted by the equation using the white coefficients but the black endowments or characteristics. A further test is proposed that evaluate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disparities in punishment. The test is restricted to measuring the recidivism effect of equality of treatment in punishment. The discrimination test and the efficiency test are illustrated using the U.S. Board of Parole data for 1972.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acial disparities in punishment are uncovered and are found to be economically inefficient.  相似文献   
102.
现代能源地缘政治学认为,能源是与地缘政治争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初以来,美国的霸权经历了崛起到衰落,再到重新走强的过程,美国的能源霸权也可分为形成、重构、发展与强化三个时期。美国主导的国际能源体系的兴衰和美国霸权的兴衰保持同步,两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从中可以归纳出美国的能源霸权逻辑:国家权力的变迁引发能源战略的变化,能源战略通过影响国际能源体系来对国际能源体系产生影响,经过激烈的国际能源博弈,形成一定的国际能源体系,而在此国际能源体系之下,强国利用外交、军事等手段实现和维持其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03.
美国州检察长是代表公共利益和保护慈善资产的重要部门,它已形成了慈善组织董事的解任机制、慈善资产流转的控制机制、慈善法人组织解散的监督机制以及诉讼和派生诉讼等较为全面的监管机制。当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法治国家、建构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的任务,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这一制度,赋予我国检察机关相应的诉权、调查权和重大事项干预权等权能,以保障慈善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促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阵营的主导性国家———美国的外交政策发挥着关键作用。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也经历了由积极介入、强力主导到施加间接影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东约( SEATO)和东盟( ASEAN)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采取不同的政策。本文即选取这两个区域组织为案例,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不同类型的区域组织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5.
The militant unilateralism of the George W. Bush administration has revived interest in such closely related and contested terms as "superpower,""hegemon,""empire," and "imperialism."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four different but somewhat overlapping approaches to defining "empire": ideal type, self-consciously empirical, constructivist, and overtly normative. The author's personal view is that any notion of American Empire or indeed U.S. hegemony or even superpower is profoundly misleading.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ranks high on the scale of most traditional realist power factors, United States capabilities appear to be gravely waning today and its exercise of both hard and soft power has recently been so inept as to limit its current influence and possibly future role in glob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106.
冷战结束后 ,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日关系也随之加以调整 ,由初期注重经济关系到中后期注重安全合作关系 ,美日同盟关系的加强 ,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黄伟 《法学杂志》2012,33(10):17-22
2012年6月,中海油发布了中国南沙海域部分油气区块对外招标公告。对其合法性,中、越双方持截然不同的立场。中方认为该行为符合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而越方则声称该行为违背《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惯例,是非法和无效的。从法律角度分析,中海油此次公布的9个招标区块很可能全部位于中越争议海域,且此次的招标行为并不违反《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惯例。此外,中海油此次的招标行为对中国在南海断续线内的权利主张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根据1954年日内瓦会议协议,老挝于1955年将进行全民选举。美国将老挝视为在印度支那地区防范共产党势力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使老挝新政府成为一个亲西方的反共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美国在将老挝纳入其冷战轨道的同时,也破坏了老挝的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9.
美国海军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等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联合发起了在鄂霍次克海海域窃听苏联海底通讯电缆的谍报活动,它曾被认为是美国现代史上最成功的情报搜集活动之一,此即"常春藤之铃"行动。其起根发由、运策决机及东窗事发都有着比较深刻的历史背景。冷战后美国针对有关国家的类似谍报活动远未停止。  相似文献   
110.
前些年,布什政府对俄罗斯奉行的"挤压、遏制及削弱"的"单边主义"政策,致使美俄关系陷入日益"冰化"的状态。奥巴马上台后,呈现出谋求修复和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政策调整趋势,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挫败、俄罗斯方面的积极"抗争"以及美俄势力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等则是美国对俄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以美国对俄政策调整为契机,美俄关系有望进入一个"合作加强、对抗减少"的"建设性"新阶段,然而,由于一系列制约性因素的存在,俄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