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自 1994年起 ,全球企业界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这次并购浪潮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我国企业必须正视这次并购浪潮 ,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证券业由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市场结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弱点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只有通过扩大规模,业务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向国外同行学习等手段,才能逐步建立中国证券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3.
李嘉图模型的一维特征 ,掩盖了比较优势的非对称性。采用静态分析的方法可以证明 :1.比较优势是真实的 ,但具有非对称性 ;2 .互惠贸易是真实的 ,但贸易利得是不均衡的 ;3.在比较优势的模型中 ,国与国是合作伙伴 ,但也存在竞争关系。基于此结论 ,李嘉图的一维模型发展成为两维模型 ,并具有了明确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4.
杨金凤 《桂海论丛》2002,18(1):39-41
加入WTO后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竞争力 ,营造企业新优势。文章对欧美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提出从加大风险投资、生产和供应知识、市场竞争科学定位、创新科技人才、培育科技载体等方面全面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科技竞争力 ,实现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其实质是现代生产方式全球化。提升国家制度和科技竞争力是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经营理念、自购自建营业场所、使用“透明发票”等三方面剖析了麦德龙这一世界连锁企业巨头的核心竞争能力,试图为本土的连锁企业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使其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7.
大数据时代不可逆转的到来,昭示着产业竞争优势出现新的转型契机。通过合理化大数据使用态度,并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找寻出大数据库建设滞后,存在严重的外部依赖性、大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手段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等诸多阻碍大数据促进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桎梏。由此提出,建立服务产业竞争的独立大数据体系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全程保证,这就需要厘清独立大数据体系的建立基础、标准和作用域。最终通过大数据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联动发展,使中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优势转型中夺得先机。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平台领域,围绕MFN条款产生的垄断行为逐渐引起各国反垄断机构的关注,已经涌现出如“苹果电子书案”“亚马逊电子书案”“在线酒店预订(OTA)案”等典型案例。由于MFN条款具有促进竞争和限制竞争的双重效果,各国在规制MFN条款垄断行为过程中面临着适用原则选择、违法性认定依据选择和责任追究等多重分歧和困境。在市场高度集中、信息高度透明的电子商务平台领域,涉MFN条款的垄断行为可能更易达成,危害性也可能更为严重。我国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形成对涉MFN条款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标准体系和追责机制,防范和减轻MFN条款引起的限制竞争效果。  相似文献   
99.
秦融 《桂海论丛》2004,20(4):50-52
文章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由品牌与企业文化、非凡的创新能力、人才和诚信四个要素组成。应对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需从七个方面入手创新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0.
This commentary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four papers in this issue of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on 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papers all address in one way or another aspects of how federal‐type systems are dealing with the collective action and multilevel governance issues of climate change policy.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federal systems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domestic authority is so often overlapping and divided when dealing with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limate change. Federal arrangements offer a rich array of norms,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for tackling these problems. Federal systems grapple continuously with the kinds of issues that are the most intractable in the climate change case, such as overcoming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nterests and values. A common federal feature is competition among sub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between them and national or federated governments over climate change policy, which has been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Canada in the relative absence of national action––although soberingly, the whole is as yet nowhere near as great as the sum of the parts. More significant, but rarer is the achievement of tighter coordination in federal systems achieved through intergovernmental co‐decision, as seen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Australia. This has been accomplished in large part due to a consensus among all intergovernmental parties on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and congruence with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regime, characteristics missing in the North American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