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观点和重大决策部署,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带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了党的军事理论体系和我军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2.
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尚未确立答辩失权制度,而现行的答辩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建立答辩失权制度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合理限制,有利于落实诉讼平等原则、避免举证混乱、提高诉讼效益.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国外答辩失权制度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该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同时也应注意保护被告在谊一制度中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3.
在美国,诱陷抗辩的判断标准有三,即主观标准、客观标准和综合标准。美国联邦司法系统和绝大多数州司法系统采用主观标准,部分州司法系统采用客观标准,也有很少州司法系统采用综合标准。目前,我国侦查机关已普遍采用诱陷行为侦查案件,但立法及实践中尚未确立诱陷抗辩的判断标准,导致公民对侦查机关过度的引诱行为难以在审判中提出抗辩,诉讼中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应当结合我国侦查及审判的实际情况,构建我国诱陷抗辩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4.
执行时效是指执行依据所载的债权人之私法上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而不应当是指公法上强制执行申请权的存续期限。债权人申请执行时,法院不应主动审查、适用执行时效。执行时效届满后,债务人作出同意履行的意思表示的,应发生时效抗辩权之放弃的法律后果,故法院仍可就债务人为强制执行。执行时效届满后双方对债务重新予以确认或达成新的履行债务协议时,亦发生时效抗辩权之放弃的效果。债权人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时,执行时效是否中断和重新计算,应根据情况作具体分析。申请执行之前达成和解协议的,发生时效中断的效果;而执行程序中达成和解协议时,因法院对本案执行程序采取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之处置方式的不同,其时效中断效力的认定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45.
从分析我国控辩双方取证能力之现状入手,认为1996年刑诉法的修改没有解决控辩双方取证能力严重失衡的问题,故立法追求庭审对抗实质化的意图未能实现。该调查报告在分析当事人主义庭审模式下,应为增强被告方取证能力采取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实现我国庭审实质化而必须增强被告方取证能力的主张。  相似文献   
46.
完善我国律师刑事辨护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辩护权具有法定性、相对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特点。获得刑事辩护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的人权,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律师的刑事辩护权。此外,还应建立律师转入司法机关的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律师管理监督制度,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设立公益律师等。  相似文献   
47.
辩护权是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最为重要的防御性权利.侦查程序中的辩护与审判中的辩护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阶段的辩护较为落后,这使得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有碍司法公正.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对刑事审前程序中的律师辩护作出了规定,我们应予以借鉴,以完善我国侦查程序中律师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48.
"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作为分析工具,可以对被告人的刑事辩解问题和刑事推定问题进行知识论的解释。解释结果分别是,被告人刑事辩解可分为纯粹的权利型和纯粹的义务型两种,认为刑事辩解既具有权利性质又具有义务性质的观点,似是而非;违法阻却事由和责任阻却事由的刑事辩解,是否需要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由我国特有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和刑事诉讼结构来确定;确定刑事推定的合理语义,需要分析我国刑事推定特有的语用环境,刑事推定的语用分析是其语义分析的充分必要条件。应当把刑事推定的转换证明责任规范功能,作为刑事推定规则的主要功能定位,以此确定刑事推定的合理语义。对此有两种理论选择,激进的做法是直接取消刑事推定的概念,因为此概念既无用也有害,可以用"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概念来代替有关刑事推定问题的分析;温和的做法是改变学界多数学者遵循的从"语义"到"语用"的研究路径,应反其道而行之,由"语用"到"语义"来进行研究,这是克服学界在刑事推定问题上众说纷纭、确定刑事推定合理语义的适当办法。作为分析工具的"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有着自身的理论适用范围以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局限。  相似文献   
49.
审判人员职务犯罪的新特点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人员的职务犯罪已严重危害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研究分析审判人员职务犯罪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才能从根本上对审判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的滋生和扩张加以有效控制,警示具有潜在心理的其他审判人员,健全和完善廉洁自律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50.
侵害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璇 《法学研究》2015,(3):120-138
为扭转我国正当防卫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唯结果论倾向,有必要从侵害人的视角出发,对正当防卫的教义学研究重新加以审视。正当防卫的本质除了法益保护,还在于侵害人因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法益的义务,主动使自己陷入法益冲突的险境,从而使自身法益的值得保护性下降。侵害人法益值得保护性的下降程度影响着防卫权边界的划定,从而与防卫限度的判断密切相关。如果站在实施防卫行为时,综合考量侵害行为给有效防卫造成的困难、侵害人给防卫人的安全带来的危险程度,能够认定防卫行为是为有效、安全地制止不法侵害所需的最低限度反击手段,则侵害人法益的值得保护性归于消灭,除非被损害的法益与被保护的法益在价值上存在极端悬殊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