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79篇
各国政治   188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3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6篇
法律   567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189篇
政治理论   867篇
综合类   450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犯罪作为社会的一个伴生物也越来越多。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了对社会治理理论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现代治理理论。现代治理理论对我国经济犯罪的的防范与控制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的现代治理理论防范与控制我国的经济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62.
薛丹 《行政与法》2022,(2):14-22
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我国的贫困治理已转向相对贫困.当前,我国的国际方位、发展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相对贫困治理也面临着相对贫困人群瞄准难、相对贫困扶持精准供给难、"能力贫困"及"精神贫困"韧性大、碎片化与系统化矛盾调和难等挑战.后小康时代,应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织密多维动态识别、政策统筹衔接、持续...  相似文献   
263.
对青年女性群体复吸毒的防治最重要的是加强她们出戒毒所后的社会支持工作,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复吸冲动,而且可以使吸毒者心理行为得到矫正,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社会形成良好的、正常的互动,顺利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264.
全球化进程与当代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创新是世界各国政府发展的总趋势。全球化进程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加强国与国联系的同时,必然推动着各国政府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的相互学习和自我创新。全球化进程对当代政府管理更是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一、全球化进程必然要求当代政府管理对于新的国际情势有一个制度上的回应;二、全球化进程使得一个主权国家政府管理的内部事务衍生出外部意义;三、全球化进程要求政府管理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走向上下互动的治理;四、全球化进程要求当代政府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关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和平共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治理和善治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当代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基本目标在于:推进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的制度建设,这四个要素乃是构成政府善治的最重要的制度平台。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开明政治家的改革取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知识分子的理论力量、国际制度的制约力量以及全球竞争的外在压力。  相似文献   
266.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该是政府的作用多一些还是市场的作用多一些 ?文章分析了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政府改革———管制改革、私有化政策及分权化政策 ,得出结论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 ,政府要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67.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掌握局部政权期间,以陕甘宁边区为“一切工作的试验区”,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价值坐标,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法制,建设廉洁政府,倡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领导人民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开展社会改造运动,塑造和展示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的民主、廉洁、亲民、为民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68.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在国际法规、制度层面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推动国际法治建设对完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法治建设的新理念,致力于为不断解决全球性问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理论层面,中国主张强调以《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法规为准则,倡导创设民主、科学、公正的国际良法,统筹推动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国际硬法与国际软法的共同发展,为实现全球良法善治提供方向指引。在实践层面,中国不断提升推进国际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在国际立法方面,而且在解决国际争端、国际人权保护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国际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合作机制的创新,成为国际法治建设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习近平关于国际法治立场观点的提出,构成国际法治建设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其对于中国提升解决国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促进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化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69.
马莉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1):83-92,113,M0005
本文立足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这一内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作为理论逻辑起点,探寻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向。本文认为以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习近平生态治理观所提供的中国实践,从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的构建、平等均衡的全球生态治理系统的推动等方面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是激发国家生态治理效能的根本之道,因而也将是一场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意义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70.
嵌入式监督:探索权力监督有效实现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在监督范式转换、党纪法规调适、反腐倡廉要求和监督探索实践的共同驱动下,部分地区将嵌入性理念、技术和制度引入权力监督领域,创新形成了“党的领导、权力制约、过程监督、信息沟通和制度规范”的嵌入式监督模式。这一模式借助理念嵌入、组织嵌入、技术嵌入和制度嵌入系统建构路径,形成了“权威性、精准化、全程性、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权力监督机制,整体推进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嵌入式监督的实践深化还存在自主性、适应性和融入性困境。纪检监察派驻机构还须提升角色定位能力、目标执行能力和融合监督能力,以此实现权力监督长效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