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108篇
各国政治   129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1096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46篇
政治理论   218篇
综合类   4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确立的必要性,并反思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2.
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探讨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规定和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3.
血中氯胺酮的液液提取及GC/ECD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采用液液提取技术以安定为内标对血中氯胺酮进行检验研究,同时考查了各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表明血中氯胺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在pH10.8的碱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回收率为85.5%,最小检出限可达35ng/mL,并通过中毒实验,对中毒兔的血检材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氯胺酮吸毒的认定。  相似文献   
34.
一 1 9岁男子赌气吞服一白色粉末 ,1 0min后口鼻流血、抽搐 ,迅速送医院 ,经催吐、透析等方法治疗 5天后死亡。根据中毒症状和经验怀疑为毒鼠强中毒。用GC/NPD检验肝中毒鼠强有干扰。改用GC/MS -SIM法分析 ,心血、肝和胃组织中全部检出毒鼠强 ,浓度分别为 0 5 1 μg .mL- 1、0 4 5 μg .g- 1和 0 33μg .g- 1,和文献结果在同一水平。GC/MS -SIM对复杂检材中低含量毒鼠强测定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同时进一步证实毒鼠强排泄较慢 ,经过较长时间后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35.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涉及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实体公正与程序正义的价值选择。对其证据能力的不同选择,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目的的能否实现。在我国,对于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如何,理论界说法不一。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立法及实践,并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及国情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是我国诉讼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6.
不当得利构成民法上的债的侵权,是一种具有非法性的民事行为.当不当得利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拒不返还时,能否按照侵占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是自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界的一个复杂问题.实践中因不当得利而发生"侵占"的情况多种多样,拒不返还不当得利财物的现象已构成了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迫切需要对此进行刑事化剖析.本文结合民法原理和犯罪构成对不当得利行为的非法性、罪责性及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具体分析,以客观、合理地认定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非法证据的取舍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争论的焦点。非法取得的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否采信,体现着国家在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两大价值上的取向。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预防违法、保障人权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完善该规则。  相似文献   
38.
39.
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刑事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权利,使其得到应有的治疗,并规定他们应承担的避免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包括亲人的义务。政府必须加快制定HIV感染者病人的行政和刑事管理法规,对“传播艾滋病罪”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40.
我国法律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应当以非法行医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此种将多次行政处罚后再实施违法的行为纳入刑事犯罪构成要件或者说作为罪量要素的定罪模式是合理的,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但为了防止刑事制裁范围的肆意扩大,应从违法主体、违法程序及违法次数上对"非法行医被二次行政处罚后再次非法行医"入罪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实现人权保障和惩罚犯罪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