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5篇
  免费   87篇
各国政治   116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1篇
法律   787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216篇
综合类   4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6,22(1):24-26
在研究《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思想年谱》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邓小平提到的国际战略一词的含义,认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世界力量对比的全局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宏观的、本体的国际战略概念,对它应作现实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冯晓青 《河北法学》2007,25(5):19-28
全球化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举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承办、美国Kenyon&Kenyon LLP和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Inc.提供赞助的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会议于2007年1月20—21在北京召开,近二百名国内外知识产权专家学者探讨了全球化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系列问题。本次会议对于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我国应建立与对外贸易相协调的专门海关法院。借鉴美国海关法院制度的经验 ,创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中国海关法院制度 ,对扩大改革开放、促进国际贸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黄晓辉  陈诚 《政法学刊》2006,23(4):37-41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超国家干预经济的客观现实。超国家干预经济有霸权干预经济和国际经济机制干预两种模式。前者是传统的超国家干预模式,曾经促进过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诸多弊端,如今已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抛弃;后者作为新的超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同和接纳,理应作为未来超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但国际经济机制干预模式仍存在诸多缺陷,应当完善其多元化设计,并推进其实现从自由化到社会化的转型,最终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 ,经济运行将要驶入国际快车道 ,这对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是个机遇 ,但同时又是个挑战。按照约定 ,我们要履行承诺 ,实现经济发展规范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合理对接 ,这必然引起方方面面的新调整 ,负有保卫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专责的公安机关面对我国社会的这个新时务 ,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监管不完善性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于事实的基础上 ,论述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中所存在的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 :金融监管理论基础的欠成熟性、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先天发育不足、国际金融监管所体现意志与利益的单一性、国际金融监管的事后性等几个方面。同时 ,在此基础上 ,针对现行的监管缺陷 ,作者从信息分享、国际金融监管主体的重塑与矫正、国际金融监管的理念及国际金融监管法立法主体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建邦 《法律科学》2005,23(6):97-102
在国际法上,基因资源的获取和利益分享涉及三个主要的国际公约,即《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公约》和《TRIPS协议》,其中以CBD为核心,确立了基因资源的国家主权控制、事先知情同意和合理分享利益的原则和制度,确立了基因资源保护机制和产权设定的基本框架,对保护我国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mplex security and economic dynamicsthat influence the liv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elf-settled refugeesliving in Uganda. It focuse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faced by self-settled refugees, and questions the assumptionthat Uganda's current local settlement policy is best suitedto the country's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Itsuggests that far from being passive victims, self-settled refugeesare taking control of their lives without any additional externalassistance and are planning for the day they can return to theirhomeland. Consequently,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reasonto believe that local integration is likely to succeed whereother models have failed.  相似文献   
20.
刘志云 《法律科学》2006,24(2):17-24
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