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篇
  免费   150篇
各国政治   202篇
工人农民   72篇
世界政治   1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8篇
法律   1125篇
中国共产党   126篇
中国政治   404篇
政治理论   499篇
综合类   8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王葆莳 《时代法学》2012,10(6):105-113
德国国际私法认为,识别源于对冲突规范所使用之“体系概念”的解释,发生识别冲突的原因在于内、外国实体法存在体系差异,内国实体法体系中存在漏洞,内国实体法和国际私法之间存在体系差异。在识别冲突的解决上,存在法院地说、准据法说和独立识别说等三种主要理论。在德国国际私法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地说占据主导地位,但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也采纳独立识别说,作为法院地说的必要补充。采用独立识别说时,法院一方面要对冲突规范中的体系概念进行广义解释,突破其在内国法律体系中的内涵范围,兼容外国法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从法律体系、文化背景等方面对外国法制度进行比较法分析,以确定其功能和目的。如果能够确认该外国制度和内国某一体系概念在目的和功能上具有对应性,就可以将该外国制度纳入该概念,从而拓展冲突规范的适用范围,否则就必须发展新的冲突规范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2.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视角的方法论意义上的表征,一种新颖独特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法哲学观对国际私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排斥统一性,强调差异性;否定普遍性,强调多元性;反对确定性,强调多变性。  相似文献   
93.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2):153-178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and forecast key developments before and during the Kosovo Crisis. Prior to the air campaign, we anticipated the breakdown of negotiations at Rambouillet and the subsequent initiation of hostilities. Without Russia as a mediator, we predicted that Milosevic would engage in military activity and strengthen his domestic control. As the war was being waged, we took a second look at settlement opportunities. Russia was identified as the key mediator needed to reach a settlement We show that a European‐led settlement offered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peace.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settlement achieved after the air war was not much different than the settlement that could have been achieved at Rambouillet The settlement on Kosovo offers only short‐term stability. To gain long‐term stability, the Serbians must either agree to the existing ethnic makeup in Kosovo or allow it to be partitioned. Otherwise, conflict in this region will likely revive.  相似文献   
94.
王海浪 《法律科学》2012,(1):158-167
对于贿赂行为的证明标准,国际投资仲裁庭的倾向是从回避到明确借鉴传统商事仲裁中的"更高证明标准"。然而,国际投资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存在较大的区别。支持国际商事仲裁庭采用"更高证明标准"的传统理由及潜在动机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并不存在。因此,在国际投资仲裁中采用"更高证明标准"的法律依据不足。建议中国在BIT中将贿赂作为不可仲裁的投资争端事项之一加以规定,或者明确规定应采纳的证明标准。如中国作为被申请方参加国际投资仲裁程序,应该主动与仲裁庭讨论关于贿赂的证明标准问题,以争取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5.
赵旭 《法学杂志》2012,(7):147-151
格老秀斯法权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代表。作为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法权思想包含自然法、国际法和万民法内容,为17世纪之后世界秩序的构建制定了法律框架。格老秀斯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法》和《海洋自由论》即已凸显了法律的人本化因素。本文通过探讨格老秀斯法权思想中的自然法和国际法理论,分析格老秀斯法权思想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正义、自由、道德和普世主义等人本化因素的内容,为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对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不断进行渗透,对银行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发挥了"鲶鱼效应",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填补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盲区。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也给银行经营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造成了银行存款流失、资金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流失、代理支付结算业务利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7.
许维安  叶芍 《河北法学》2012,(4):129-133
我国海上犯罪体系指由国际刑法规范和我国刑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具体涉海犯罪构成的统一体。我国现行海上犯罪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难以适应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之需要,亟需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98.
"区域"开发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国缺乏调整"区域"开发的国内立法。法律的缺失于我国"区域"开发的发展不利,也无助于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及有关规章的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更有可能引发国家责任。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体的"区域"法律制度,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指引。采用专门立法来调整"区域"内的活动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而应为我国所采纳,以推动我国履行该《公约》赋予的义务,提升我国在"区域"国际法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规范我国在"区域"内的活动,维护与拓展我国在"区域"的利益。  相似文献   
9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ay the Anglophone Caribbean succumbed to the overhaul of the European Union sugar trade and how these countries have attempted to restructure their economies in its wake. We show how the protagonists of reform gave a sense of inevitability to the demise of the Commonwealth trade system and conveyed (unrealistic) strategies for how this should be manage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Caribbean. In this way we detail the hegemony of neoliberalism in contemporary trade politics and the need for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Caribbean region.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全球人口最为集中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人口偷渡和贩卖层出不穷,难民问题日益严重,区域国家间的移民劳工流动日趋频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移民问题,亚太国家建立了一些专门性的非正式的移民治理区域磋商机制来应对。亚太移民区域磋商机制目前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有效解决亚太地区复杂的移民问题仍任重道远。亚太移民区域磋商机制若不想成为国家的“弃儿”,需要释放潜力,进行更多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