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4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12篇 |
工人农民 | 79篇 |
世界政治 | 15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64篇 |
法律 | 500篇 |
中国共产党 | 93篇 |
中国政治 | 192篇 |
政治理论 | 398篇 |
综合类 | 4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308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之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照联合国人权公约的有关规定 ,应对我国刑事赔偿制度进行如下改革 :错案赔偿不能以一审或二审是否判无罪为标准 ,而应当是在终审判决有罪以后发现新证据并经再审改判无罪的情况下对已经服刑的当事人赔偿 ;如果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合法执行公务 ,即使被告人最终被判无罪 ,也不应当赔偿被告人在诉讼期间因为被逮捕、拘留或其他执法行为所带来的损失 ;如果系非法拘禁 ,即使被告人被判有罪 ,也应当赔偿 ;应当将搜查、扣押财产列入刑事强制措施之中 ,以区别合法的搜查、扣押和非法侵犯财产权 ,并落实对侵犯财产权的赔偿。 相似文献
102.
马姝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4):28-32
根据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形态及特征 ,中国有组织犯罪按时间序列可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观照社会问题的一类研究范式 ,“国家———社会”这一范式对于探讨有组织犯罪的演变及成因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中国有组织犯罪的不同发展时期相对应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也是有组织犯罪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Sheying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2002,15(4):569-589
China's socioeconomic crisis before 1978 and its succes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can be viewed as a zigzag process of politicization and depoliticization of the economic state. By summariz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a specific pattern of general public policy (GPP) in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a policy system. China's economic and serialized reforms since 1978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nation. The changes have undermined the economic state by creating a trend of de-economicization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f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are to continue smoothly, another transfer of state emphasis to more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04.
Lakshmi Arya 《Feminist Legal Studies》2006,14(3):293-328
This article speaks of a debate in contemporary India: that surrounding the validity of enacting a civil code that applies
uniformly to all communities and religions in the state. In certain feminist arguments, such a code is seen as possibly providing
a sphere of rights to Indian women that is alternative to the rights – or wrongs – given to them by the plural religious laws,
which form the basis of the civil law in India. India, however, is a heterogeneous polity, encompassing a diversity of cultures
and religions, some dominant and others forming minorities. Given these differences, some critics see the feminist call for
a Uniform Civil Code as an essentialist move that prioritises gender over other agendas and politics. They argue that the
site of the ‚universal’ in this feminist move is a liberal site that inherently excludes marginalised Others and benefits
the dominant subjects in India. In my article, I contest this critique and question whether the site of the universal and
its authorial subject in postcolonial India is, in fact, an exclusionary liberal ruse of power. I draw insight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postcolonial nation-state in India to posit an experience of the state and the universal within it,
which is alternative to the Western liberal model.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herefore, not so much to debate the in/validity
of a Uniform Civil Code, as to address certain contemporary post-structuralist critiques of the site of the universal in postcolonial
India and posit a departure from them, based on perspectives drawn from history. 相似文献
10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云南道教——以南诏大理时期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道教逐渐传播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唐朝与南诏的“苍山会盟”,其文书采用五斗米道“三官手书”的方式。南诏大理政权建立的神异事迹,反映出道教影响的历史事实。南诏大理时期的道教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与道教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与历史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106.
裴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1)
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建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重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从所有权、委托代理及会计人和经营人员等方面去进行改革 ,进行公司治理 ,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7.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健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6(3):54-57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对国家主权的范围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历史终结论”、“民族国家终结论”、“主权终结论”、“超国家主义”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主权观念没有过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寻求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8.
解析韦伯"资本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凤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4,18(1):78-81
韦伯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宗教伦理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享誉世界,韦伯在此书中大胆地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为资本主义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该文从伦理的角度,从几方面对韦伯资本主义精神的提出、资本主义精神的由来、资本主义精神的体现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揭示了韦伯资本主义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精神动力的奥秘,肯定了资本主义精神中的有益成份,看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勤劳、敬业、守信、合理获利等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17(4)
陕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想:统一归属,分类监管;党政一体,“三管”结合;政企分开,三层营运;属地纳税,收益分流。资本运营应规范和有效控制授权监督机制、“三管”结合机制、业积考核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0.
杜中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4)
“一国两制”理论是对“一纲四目”构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一纲四目”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武力解决到和平统一的转变;“一国两制”被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江八点”使其更加丰富和全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