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81篇
各国政治   209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1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489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191篇
政治理论   388篇
综合类   4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US counterterrorism from a class perspective. It sees counterterrorism as a state policy with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In doing so, the article starts to address a lacuna in critical studies of counterterrorism, which tend to be rather structural and formal, thus ignoring the pertinence of counterterrorism to the field of social dynamics. To partly rectify this blind spot by addressing some class implications of counterterrorism,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counterterrorism policy o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ts social conditions. It notes that counterterrorism has different implications along class-lines: for dominant capital, it signifies appropriation of public money and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decisions; for everyone else, it means material dispossession and political exclusion. Given that counterterrorism was developed between two crises of neoliberalism,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between economic crises, which tend to benefit capitalism, and political crises, which can be destructive, and suggests that counterterrorism is partly a restructuring of the neoliberal state so that it can manage recurring economic crises, while preventing their evolution into political ones.  相似文献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与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生态文明作为衡量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彰显了该道路的创造性和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是对人民未来利益发展的根本维护,是人类实现真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33.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这一趋势,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不可能否定这一趋势,它只是表明了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曲折性;信息社会的来临也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永世长存,相反,它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准备了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不仅如此,信息社会走向更高级的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印证着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234.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是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如何使国有企业顺利进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模式中良性运做,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企改革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以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方向,以此探求国有企业及时、平稳、顺利进入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运行。  相似文献   
235.
论中国古代的"个人"话语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玉 《思想战线》2004,30(5):99-102
中国古代只有"民"的概念而没有"人"的概念,"民"作为概念和范畴其意义是在和"君"以及"社稷"的相互关系中确定的。人在中国古代始终是第二位的。中国古代的"爱民"与"重民"始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群体主义",本质上是"君主主义"。中国古代的个人观念与西方的个人观念不是相近而是相反。  相似文献   
236.
论宪法精神的概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毅 《现代法学》2004,26(2):62-66
宪政离不开宪法的实施 ,但并非所有宪法的实施都必定达到宪政 ,因为有时成文宪法典中规定的内容与宪法精神所追求的理念之间存在矛盾。而宪法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宪法学概念 ,它是国家权力体制人本化的价值追求在宪法中的反映 ,它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 ,贯穿宪法的始终 ,并通过宪法原则、规范和规定集中表现出来 ,是宪法的真正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37.
The paper explores Martin Heidegg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theory and et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liberal state. It first reconstructs the key doctrines of Heidegger's philosophy formulated in Being and Time. It then turns to Heidegger's later philosophy after the famous turning and investigates its relation to the fundamental ontology of Heidegger's earlier years. In a third step, Heidegger's much discussed Nazism and its link - by some commentators fervently defended and by others passionately denied — to his philosophy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findings about Heidegger's philosophy are then critically assessed: firstly as to their philosophical merits concerning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epistemology, ontology or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nd secondly as to their relations to the eth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liberal state. As a result some proposals are made as to whether or not it is justified to regard Heidegger's work as part of the darker legacies of European though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38.
张卫英  王梅霞 《河北法学》2006,24(5):113-116
公务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是否应当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在此问题上,我国立法缺乏明确的规定,最高法院的有关批复持否定立场.然而,确立公务员损害赔偿责任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应当从国家赔偿法和民法两个方面,完善相关立法,共同构建公务员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39.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运用哲学思维,成功地从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两个方面解决了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40.
魏玲 《外交评论》2006,(3):18-27
从地区视角来建立国际体系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卡赞斯坦创造性地以地区为单位建立了地区世界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以多孔化地区为基本单位的美国帝权体系已基本成形,该体系处于地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体系与单位在三种进程中、在帝权-核心国家-地区的纵向联系中相互塑造和重塑,其中包含了重要的社会性关系。“地区构成的世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单位层面的建构主义理论,但是在基本假定、分析框架和逻辑结构中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