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5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8篇
法律   16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201篇
综合类   16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首都圈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对京津合作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政府在首都圈发展过程采取了制定规划、建立协调机构和产业指导等多种措施,促进首都圈内分工与合作的良性局面。在控制首都圈的过程中,政策也出现过失误,致使首都圈过度集中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这些都对京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即树立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加强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对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发挥科学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立法工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区域自主创新离不开投资的支持,投资支持力度影响着区域自主创新的水平。为此,需要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进行评价,进而了解投资支持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山东省为例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不足。为了加强对区域自主创新投资的支持,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创新投资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促进财政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区域分布合理化;应转变观念,培育技术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应提高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合理化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关系,并用此分析冷战后的中国—东盟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主要依据有:两者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机制化程度不高。所以,要改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至少做到: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跨文化交流,真正发挥双边国际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和财政压力三个方面,通过均值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债务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负债率低、财政压力小,中部地区偿债能力强,西部地区债务规模增速快,东北地区偿债能力堪忧等区域特征。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分布特征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区域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和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债务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东盟合作机制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式色彩.这种变化并不是事先刻意而为的,而是为解决协议不执行问题、通过讨价还价逐渐演化而成的.东盟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味地固守其传统的合作特性,而是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关系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也关系到东盟作为整体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认同是东盟合作的基础.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这种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国家应该如何追求安全与财富.东盟国家的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对东盟方式的认同,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不干涉内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组织机构的非正式性原则三个方面.东盟国家之所以会有这种认同,主要是由其所处的安全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文化认同是东盟取得重要成就的关键,但在今天却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7.
欧盟与东盟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玉峰 《桂海论丛》2005,21(4):52-54
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欧盟和东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区域组织。它们的发展不仅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世界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较分析两大区域组织发展模式,有利于加深我国与它们的合作,推动各方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开创“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东盟各国是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投资地,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对外投资战略的变化和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在规模、国别格局、行业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变化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周江 《法律科学》2013,(5):130-136
南海断续线的法律性质对于澄清南海问题的实质及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其作为岛屿(礁)归属线的性质可以确证,而海上国界线、历史性水域线及历史性权利线等表述均存在瑕疵,为巩固我国对线内水域的权利主张,除岛屿(礁)归属线外,将其同时界定为可管辖水域线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0.
作者首次提出了"亚洲协调"的概念,讨论了亚洲协调对未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尽管最早的主要国家之间协调(concert of powers)的理论与实践是19世纪的、欧洲的,但是,关于主要国家之间协调(不仅是大国协调)的一般理论却同样可以运用在解决21世纪的亚洲(以及太平洋)的严峻安全挑战和困境上。这些挑战和困境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演化为严重的大国之间的对抗甚至冲突。更重要的是,亚洲协调将注定会阻止战争、实现长期和平及维持本地区的经济活力。也就是说,如果亚洲协调明智地和有效地建立并运作起来,到2079年,亚洲以及太平洋将拥有一百年的和平,如同欧洲在1815-1914年拥有的百年和平。从1979年到现在,亚洲地区已经享受了接近四十年的和平。在过去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地区或者跨地区的论坛、会议、组织和制度等,反映了治理亚洲地区的权力转移的企图和努力;尽管这些安排相互重叠、尚未彼此兼容,甚至相互竞争,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未来亚洲协调的基础。虽然目前的地区安全治理仍然由美国及其同盟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也不得不重视复杂的安全地区主义。有不少人建议美国应该以亚洲协调作为未来解决与中国关系的方案。中国已经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亚洲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已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回应美国的"转向亚洲"。中国在亚洲协调中的地位是中心的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