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2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249篇
工人农民   214篇
世界政治   4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2篇
法律   3676篇
中国共产党   5008篇
中国政治   6017篇
政治理论   1493篇
综合类   3255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2011篇
  2013年   1415篇
  2012年   1441篇
  2011年   1458篇
  2010年   1518篇
  2009年   1368篇
  2008年   1411篇
  2007年   1142篇
  2006年   1129篇
  2005年   883篇
  2004年   810篇
  2003年   701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63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西发展通道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初,中国和东盟10国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回顾2005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  相似文献   
992.
一、那文化区与花婆信仰"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它为中心形成了以壮傣民族为主体,以稻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那"文化。"那"文化富有生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延展性。它的分布非常广泛——北界是云南宣威的那乐冲,北纬26度;南界是老挝沙湾省的那鲁,北纬16  相似文献   
993.
一、进行广西水口口岸对越贸易状况调查的原因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迅速发展,作为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广西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曾强调说,"十一五"期间,广西将  相似文献   
994.
浅谈中越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越南不仅政体相同,在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等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广西的举办更为两国之  相似文献   
995.
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关注的重点,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本文从风险治理视角出发,以Z市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项目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识别该项目的 社会稳定风险.结合实证数据可知,当前社区面临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分散治理现状.原因在于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微观层面...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中国-东盟‘两会’”)是中国与东盟10国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自2004年起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市,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17届。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央仍保留第17届中国-东盟“两会”作为国家级的重大活动,作用特殊,社会关...  相似文献   
997.
奥巴马政府的东南亚政策与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执政后推行了更为积极的东南亚政策,整体上更加重视东南亚,大力发展美国-东盟关系,强调与东盟的对话协商与合作。其原因在于东盟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对美国都十分重要,而美国这些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相对衰落。美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内政外交问题太多,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东南亚,东盟与美国在主权、人权、发展观等根本性问题上又差异巨大,加之东盟奉行大国平衡外交,因此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也存在明显限制。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双方关系的性质变化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98.
就政治来说,2001年是东南亚的多事之秋.这一年是政权更迭之年,全地区10个国家有6个在这一年或举行大选实现了政府换届,或者总统被弹劾而实现了权力的转移.这一年是民主勃兴之年,有些国家人民民主意识在群众运动中得到了强化,有些国家的政府采取了某些政治改革,使民主化趋势更加强劲.这一年也是"反恐"之年,随着"9·11"袭击事件后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的展开,东南亚也成了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战线的一部分.尽管一年来东南亚风风雨雨,但总的来说,仍然是大局稳定,局部动荡;大陆稳定,群岛动荡.  相似文献   
999.
东亚经济合作中的政治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一国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加明显。于1 997年起步的东亚经济合作,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进程难以令各方满意。本文试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着重分析影响东亚合作进程的政治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并展望其前景。一、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合作中的政治因素阐述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并不断融合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合作为各国政治目的服务已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这同时使我们关注各国内部及各国间的…  相似文献   
1000.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英澳三国基于追求权力最大化、改变既有国际秩序的扩张性动机,构建进攻性联盟。美国企图巩固印太地区霸权;英国试图提升印太地区影响力,推动“全球英国”构想;澳大利亚希图扩张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强化南太平洋区域强国地位。AUKUS的威慑功能具有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威慑对象及触发条件的模糊性。其模糊性威慑主要包括模糊性威慑的信号功能、震慑功能、作战功能、信息和情报共享功能、军工合作功能。AUKUS通过模糊性威慑功能实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性扩张;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阻挠中国统一进程;诱使印度深化与三国战略合作;引发东盟国家意见分歧;加速欧盟防务自主进程;削弱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恶化地区安全形势,对全球及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