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0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时至今年的10月2日,我们两个伟大民族建交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这是我们两国人民共同的节日.60年前,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既要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迅速承认,又面临着国内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62.
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亚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亚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政局是否稳定、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大国博弈中亚有何新情况、中亚国家关系如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等,时间跨度为2008年后期至2009年。文中还对目前国际社会流行的一些说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3.
乌克兰危机是当前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重大事变,导致地区形势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对上合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上合地区大国博弈空前激烈,安全问题凸显,经济发展环境日趋险恶,对上合组织构成多重考验。与此同时,上合组织“危中有机”,孕育着新的机遇和希望。随着俄罗斯对上合组织战略倚重和现实需求大幅上升,上合组织合作增添新的动力。上合组织理念和经验在乌克兰危机下彰显其先进性和普适性,为上合组织扩大软实力影响提供了难得机遇。在新一轮扩员加速背景下,上合组织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随着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化、复杂化,上合组织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期望不降反升,政策趋于积极。中国应站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需要,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坚定推进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建设,积极统筹好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着力提高合作效率,努力促使上合组织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4.
大事综览     
2005年8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中俄首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18日,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拉开帷幕,随后移至中国山东半岛和黄海一带。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的目的是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应对各种危机,主要演练战略磋商与战役筹划、兵力投送、实施交战三大训练课目。演习跨越两国陆、海、空域,参演军兵种齐全,演练课目众多。演习还邀请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代表到现场观摩。世界舆论对中俄首次联合军演极为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15日刊登彼得·芬恩题为《中俄将举行首…  相似文献   
65.
201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创立十周年纪念峰会在阿斯塔纳举行。峰会期间,成员国元首一致盛赞上海合作组织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当初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决定是“历史性的战略抉择”。上海合作组织的创立顺应了时代潮流,她的全面顺利发展反映了成员国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66.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战略关系开始了由安全困境向安全共同体的结构性转变。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边界划定奠定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地缘之基、上合组织夯实了中俄战略合作机制之本、联手反霸塑造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全球之维。展望未来,在新安全观的引导下,中俄战略关系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7.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是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它的提出标志着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将首次应用于欧亚地区安全合作的实践中。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遵循“信而不同”的模式,成员国相互信任的制度化使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取得初步成效。然而,扩员后新老成员国悬而未决的争端以及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复杂认知,使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难以维持制度化的相互信任,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面临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上海合作组织可以建立争端调解机制,避免争端“冲突化”,使相互信任可持续;深化经济合作,为相互信任赋能;在充分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特性的同时,通过人文交流使彼此间的信任内化,促进各国对“上海精神”和“新五观”的认同,进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的构建走向成熟,并为全球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上合经验”。  相似文献   
68.
金融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在金融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确定合理科学的金融合作目标,探索切实可行的金融合作途径,对于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金融合作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的原则,“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应分阶段进行,目标规划也应该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积极推动成员国之间双边或多边的功能性金融合作。合作的具体进程要采取“双轮驱动”策略:既要开展以银行业务和功能完善为特征的金融合作;又要开展以金融组织和机制创新为特征的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69.
李勇 《党政论坛》2009,(15):25-26
2009年6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和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和联合公报等10余项合作文件,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金融稳定、经贸交往、国家安全和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推出一系列全方位合作新举措。  相似文献   
70.
多重三边关系影响下的中亚地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总结和分析中亚的态势,提出在中亚存在的多重三边关系.首先,作为中亚区域的核心三角关系: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亚国家、俄罗斯、中国三边关系; 其次,跨欧亚区域的三边关系,包括俄罗斯、欧洲、中亚国家,其中包含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 第三,全球层面的三边关系,例如:俄罗斯、美国、中国的关系,俄罗斯、欧洲、美国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中亚地区内部的多元化以及外部的多样化共同深刻地影响这个区域的发展.作为中亚外部环境的基本形式,三边关系应以尊重国家基本安全利益为目标,并考虑在不可避免的合作与竞争的外部行为过程中采用共同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