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自由国家"、"铁的工资规律"、"由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等说辞逐一进行了批驳,指出了"国家帮助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消磨无产阶级革命斗志"的拉萨尔主义的理论本质。这一檄文启示我们:在阶级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自发的暴力革命才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实现自身解放,除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32.
8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纲领》诞生了。虽然这个纲领只有15条、约700字。但是它的诞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宣告了党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官僚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它的诞生。为苦苦挣扎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劳苦大众点燃了共产主义的火种,并激起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地赢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信心。  相似文献   
33.
本文清楚地阐述了反对立法的司法审查的核心理由,适些理由是在特殊宪法体系下,封特殊决策和司法审查出现的历史的简洁讨论中得出的。本文批判司法审查基于两个基础:第一,文章主张没有理由认为由司法审查保护权利能比由民主的立法机关做得更好。第二,本文认为,除了产生的结果外,司法审查是民主但不正当的。然而,反对司法审查的理由也不是绝对或者无条件的。在本文中,这些理由以若干条件为前提,包括假定社会有着运作良好的民主机构,社会申的大部分公民认真对待权利(即使他们可能并不赞同他们拥有的权利)。文章末尾则讨论这些前提条件丧失时会出现的情形。  相似文献   
34.
对"现代国家观"进行批判贯穿了马克思的一生.《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现代国家观"的重要文献,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国家与教育的关系上,马克思主张在保障受教育者真正享受到科学教育的前提下,政府不干涉教育;二是在国家与宗教的关系上,马克思主张在"宗教解放"的历史使命下保障"信仰自由";三是在国家与经济组织的关系上,马克思主张在保障生产合作社不沦为旧的国家机器之工具的前提下,经济组织与国家互不统属;四是创造性地提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时期,并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具有管理性、民主性和暂时性特点.  相似文献   
35.
我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患难与共、亲密合作的历史,与民主党派合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团结和争取各民主党派,从提出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都反映了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国家政权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这在党的文献中是首次出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变化。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中,对国家本质和职能的表述,出现过国家统治、国家  相似文献   
3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同时,他还强调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要正确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告诫我们,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维稳观,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科学的维稳观,包括依法维稳、源头维稳、动态维稳、柔性维稳和应急维  相似文献   
38.
种族形成理论批判传统的基于族性、阶级和民族的种族理论,认为它们犯了不同类型的简化论错误。该理论重新将种族置于分析的核心,它既非本质,亦非幻象,而是通过种族工程实现的一种社会建构。"种族形成"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个体/群体的种族身份、种族设置和社会实践在该过程中的形成和转换通过种族意义的政治性竞争而实现。国家在种族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种族意义和权力斗争的场域。由于种族形成理论过于强调国家,忽略了白人在制造和维系种族主义结构中的关键角色,同时它缺乏以"交叉式视角"来看待种族问题。  相似文献   
39.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1982年宪法基本上覆盖、伴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可以说1982年宪法就是一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宪法。1982年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成套设备”写进宪法序言,四项基本原则因此也成为1982年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40.
李心鉴 《中外法学》1991,(1):16-21,33
<正> 刑事诉讼法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于这样两大问题: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从宏观上看,整个刑事诉讼无非是诉讼目的与诉讼构造的统一,即为了达到一定的诉讼目的而采取一定的诉讼构造.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对这两大问题的研究乃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如美国有关诉讼目的的司法改革及对此的反思性研究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日本刑事诉讼法在诉讼构造上的变革是在"二战"以后,而对诉讼目的的深入研究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