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304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6篇
法律   417篇
中国共产党   683篇
中国政治   1537篇
政治理论   457篇
综合类   645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岸 《当代广西》2006,(19):34-35
这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主办,论坛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为宗旨,围绕“文化产业: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新动力”这一主题,充分探讨了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坚实基础,进一步贯彻中央“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相互建立以文化产业合作为核心的伙伴关系,实现中国与东盟在文化领域共同繁荣、逐步融入国际文化主流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目标,为推进中国和东盟实质层面的合作创造条件和契机。在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北京天人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和越南鸿基旅游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  相似文献   
42.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往来轨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和东盟分别处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是亚洲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自二战后至今,两大经济体之间保持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笔者认为,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到东盟成立,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兴起期;从东盟成立到20世纪末期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发展、成熟期;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以来,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新时期。笔者拟从这三个时期对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轨迹做一些探析。一、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缘起战后初期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困难重重。日本方面:二…  相似文献   
43.
各位同事:今天,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聚集南宁,共同庆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各位同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15年前,中国—东盟开启了对话进程,揭开了双方关系崭新的一页。回顾过去的15年,中国—东盟关系走过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的历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今天,中国—东盟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44.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西方古典法治理念的法律至上、正义、法律中立、平等、民主和中庸的原则。市民社会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存在是西方法治社会存在的前提。中国的法治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西方。“依法治国”的推行,从一开始便表现出“依规治国”的强势劲头。执政党以“法治国”作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执政方式的转变。国家成为建构“法治国”的主体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及突现道德的治国功能,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特色。在当今中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不可能通过如西方社会那样的方式从市民社会的土壤中逐渐地生长出来,而更可能通过政府或半政府行为促成。目前所需要建构的应当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精神或理念——“职业认同”,其内容应当以现代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为基础。“职业认同”无法通过行政的方式构建,其自然生长的过程将是漫长的,且依附着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45.
黄吉遇  李力 《当代广西》2005,(21):30-32
秋风送爽,喜讯传来。 10月22日,历时四天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11国和东盟秘书处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我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总理梭温,老挝国家副主席朱马里,泰国第一副总理颂奇,越南常务副总理阮晋勇等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博览会。东盟10国经贸部长率本国政府代表团  相似文献   
46.
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将是继欧洲和美洲成立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在这一新的  相似文献   
47.
本文首先对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关系,并用此分析冷战后的中国—东盟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主要依据有:两者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机制化程度不高。所以,要改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至少做到: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跨文化交流,真正发挥双边国际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东盟在2003年10月举行了第九届政府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召开的这次峰会因宣布了“东盟一体化(协议)”(ASEAN Community),即“第二项巴厘协调一致协议”(Bali ConcordⅡ)而引人注目,这旨在确立安全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这些协议基本上是意向的陈述,而政策细节还有待于在日后进一步充实完善。印度尼西亚关于“建立一支东盟维和部队来作为安全一体化的一部分”的建议,并未受到所有各方的欢迎。尽管媒体报道了“东盟的第二项巴厘协调一致协议”,但巴厘峰会的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却在于东盟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关系。中国、印度…  相似文献   
49.
曹玉书 《当代广西》2006,(16):35-3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05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包括中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在内的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东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环北部湾地区经贸合作将对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东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今年3月份,中国政府制定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西部…  相似文献   
50.
“10 3”机制是指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领导人举行的会议,是东盟于1997年成立30周年时发起的。“10 3”领导人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目前,“10 3”机制已发展成为东亚地区合作的主渠道,发挥着推动东亚地区经济融合的主要作用。在“10 3”机制中,由于成员国众多,在其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