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3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4篇
法律   166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803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1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不能较为全面地解释东盟的发展历程,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的国际体系历史观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东盟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种变量合力的结果,东盟也由成立初期的政治—军事型组织逐渐向经济—政治型组织过渡。东盟成员国之间目前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共有利益和文化形态,因此东盟想要在未来获得更大发展,就必须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共同感意识,从而最终实现东盟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2.
广西荔浦其的贫震农家子弟丘瑞林,在经过艰辛的创业后,已成为资产上千万元的农民经纪人,把荔浦夏橙成功打入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143.
李崇德 《法制与社会》2011,(11):190-191,207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长期以来就以边贸经济作为省内经济的主要支柱。东盟的正式启动,将对云南省的经济产生巨大推动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通讯运输服务;从进出口贸易,到国际劳务输出等等,都将从根本上影响云南省的宏观产业结构。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法律服务也会随之朝向纵深发展,公证作为国际间民商经贸往来的法律纽带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本文试以本行业为立足点,分析公证服务在东盟经济中如何开拓证源,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44.
李迪 《人民公安》2011,(10):25-27
"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到路,这就是侦探小说。"  相似文献   
145.
正在由商务部、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合作、发展、共赢——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论坛上,泉州、福州、漳州和厦门四座城市的领导参加了此次论坛并一同分享了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成功故事,以及如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6.
正在中国人心目中,日本老人东史郎的形象,定格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灰色巨型石碑前、"遇难者300000"黑色大字下,这位黑衣老人双手合十,长跪不起。白发随风舞动,轻拂微闭的双目。他面容低垂而悲戚,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几十年前随军攻占南京并参与南京大屠杀惨烈场景的一幕幕……东史郎和他的"阵中日记"1937年11月下旬,侵华日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杀向南京。六朝古都、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南京很快就暴露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之下。12月12日傍晚,南京古都上空  相似文献   
147.
引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之间的安全合作尚未引起持续的关注,也许是因为它不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简称"北约")、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简称"欧安组织")那样实行多边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48.
文化与国际信任——基于东亚信任形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国际信任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心理学两大路径提供了信任生成和变化的不同解释,但尚未有较为成熟的国际信任的文化理论解释.文化与国际信任的研究包括两个层面的议题,即作为影响因素和背景的文化如何影响信任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作为文化变量和理论的信任的特性是什么.借鉴中国社会心理学关于文化信任的研究,本文提供0种国际信任的文化模式,探讨同质性、关系基础和关系交往三种影响变量如何产生身份性信任和交往性信任.冷战后中日和中国—东盟国际信任的生成过程表明,国际信任的形成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理性选择过程.其中,由于关系基础未得以改善,中日始终受困于先赋性不信任,而中国—东盟之间的国际信任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倾向于特殊信任而非普遍信任.文化与国际信任研究揭示的是国际信任的社会逻辑,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和中国对外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9.
《人事天地》2011,(1):64-64
中国广西人才市场是广西人才资源的集散地,也是培育各种人才的摇篮。为了迎合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广西人才市场外国语培训中心隆重推出东盟小语种培训班,为广大语言爱好者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使他们快速学习和掌握外语,并能在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如,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欢迎广大语言爱好者、出国经商或留学人员、大中专学生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5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成,意味着东亚出现了一个前景广阔又极具多样性的新兴工业品市场。对此,广西企业应了解东盟工业品市场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把握其总体走势,为今后进一步扩展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