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3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94篇
法律   166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803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多国合作为特征的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项目近几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各成员国加强了务实开发的力度。中朝“路港区”工程、中俄“路港关”工程、中蒙“两山”工程等开始启动,并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对于吉林省来讲,当前又遇到了对外通道未能真正顺利打开、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没有形成完整的互动机制、市场贸易主体也未得到真正确立等问题。为此应加快推进图们江区域国际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2.
印度"东向政策"与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2年印度推行“东向政策”以来,印度与东盟国家在诸领域的合作均有较大发展。“东向政策”具有阶段性及重点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6,81(7):38-47
本文结合东盟前期(1967~1992)的冷战背景以及东盟在经济上对美、日等西方国家的依赖,从利益交换的角度对东盟的区域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都是对外部影响的妥协,是可以从东盟寻求自身利益的角度给以解释的,即这些合作是为了与外部进行利益交换。  相似文献   
94.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南宁产业立市的必然性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GDP、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巨大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95.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运用经济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外交软实力、制度软实力逐步提升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为地区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在东盟国家的软实力运用还存在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民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不足、对东盟国家的研究不深入、可行性分析和预测不够等内部挑战,以及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信任赤字和域外大国干扰等外部压力。今后,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参与主体、深耕人脉建设,加强人才培育、注重国别研究,加大政策协调、建立评估机制,发挥“Z世代”作用、讲好中国故事等路径来进一步提升在东盟国家的软实力作用,与东盟国家共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6.
东盟能源体系的现况是资源禀赋较好、高碳结构突出、用电水平落后、需求增长旺盛,迫切需要加速能源转型.当前,东盟及其成员国虽然确定了宏大的转型愿景,但是能源转型处境严峻,表现为能源结构呈现碳锁定状态、清洁能源开发力度有限、煤电依赖有增无减、电网建设长期滞后等.其原因在于:部分国家过于强调化石能源的不可替代性,政府决策缺乏稳定性与合理性,传统产业势力抵制转型,清洁能源产业面临融资困难,水电开发面临自然、国际和社会层面的多重阻碍等.东盟能源转型之难凸显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困境,即各国难以兼顾能源供给与能源替代,缺乏转型决心、治理架构、开发资金三个关键动能.中国有能力帮助东盟国家开发重大项目,提升技术实力,加速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97.
东南亚各国高度重视5G技术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着力推动5G技术在本国落地.新冠疫情虽然让部分国家推进5G速度有所放缓,但各国发展5G技术的意愿更加坚定.东南亚发展5G技术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随着东南亚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诸多大型信息技术公司看好东南亚市场前景,纷纷加大对东南亚的投入.然而,美国执意将5G问题政治化,在东南亚封锁、打压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扭曲生产要素配置,将经济、技术问题意识形态化,强迫东南亚国家减少采购中国企业的5G设备.同时,东盟缺乏在5G领域制定规则和制度的政治意愿,不够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未能通过务实合作抢抓5G规则的制定权,逐步丧失引领区域5G合作的主动权.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各国在5G设备选用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一些国家继续使用中国公司设备,个别国家转而使用非中国企业设备,部分国家试图淡化地缘政治竞争色彩.未来,东南亚国家会继续游走在中美之间,从传统的"两边不得罪"的政策取向出发制定5G政策.东南亚国家将加强东盟内部在5G问题上的协作,创制数字时代发展新概念,制定相关规则和制度,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引领区域发展.东盟还将以5G合作为契机,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助推中国—东盟合作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98.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备受世界关注.近年来,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频频产生摩擦,双方对区域合作机制的认知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外学者借机鼓吹"中国分裂东盟"论,把当前东盟内部的不和谐全部归咎于中国,认为中国有意分裂和边缘化东盟.通过对相关观点的分析和解构,可知"中国分裂东盟"这一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一方面,东盟正在发展为一个更加团结的共同体,东盟的"中心地位"通过坚持内部合作和发展对外关系得到了双重保障.另一方面,中国依然需要一个团结和有作为的东盟为其发展提供经济、安全、战略等方面的支持,因此中国不可能也不会分裂东盟."中国分裂东盟"的论调之所以会有一定的市场,实际上反映了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正在加剧,中国—东盟关系遇到了新的挑战并进入"瓶颈期"的现实.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双方经贸关系发展的动力不足,有关南海问题的纠纷常态化,东盟未能及时适应中国积极有为的对外政策,中国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深了东盟的恐惧与不安,中美关系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以及东盟各国国内政治进入复杂多变的状态等.为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疏导和化解东盟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既要提升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水平,也要管控分歧以稳定南海局势,还应重新调整与变化中的东盟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99.
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关系定位也由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的新里程碑。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急需对东盟有更深刻的理解。海洋本身具备极强的开放性,因此东南亚在历史上很难成为具有自我认同的单一地区。当代东南亚实则是英美在二战后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沿用的战区概念。1967年形成的“第一代东盟”五国被迫站队资本主义阵营;冷战结束后,由10个国家组成、拥有自主决定权的“第二代东盟”的出现,实际是因为美国力量的相较衰弱及中国力量的崛起和形象的改变。中国现阶段发展海军的最主要目标,是希望确保其对海上贸易的经济依赖不会受到敌视中国发展的势力的威胁、封锁或完全遏制。当下,平衡海陆事务第一次变成了中国的战略核心,陆上“一带”有助于打破海上“一路”易受控制的局面,“一路”则可能需要在经济上反哺缺乏利润的“一带”。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状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东盟开展农业合作不仅是中国国家整体外交的需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