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5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281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转移的加速推进,新疆面临大开放、大建设和大发展的战略机遇,蕴含巨大战略商机。成都需要加强同新疆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借道新疆构筑西向开放通道,深度推进资源开发和产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42.
军事同盟是东亚区域合作构建迟缓的症结所在。但共存一域的两种机制——军事同盟和东亚区域合作,其各自的地缘政治特征存在冲突。军事同盟的地缘政治逻辑强调以邻为壑,而区域合作的地缘政治逻辑强调以邻为伴;东亚军事同盟具有双边-非对称性结构特征,强调同盟内部观念的同一性及同盟与他者的差异性,而区域合作是一种多边结构的构建,强调观念的包容性。双边同盟很难汇聚多边利益,而双边-非对称性的同盟结构,使次级同盟成员处于绝对劣势,在增强其对主导盟国的依赖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其政策选择度。军事同盟与区域合作构建均具有谋求利益与安全的功能。但军事同盟强调现实的、短暂的安全利益,以军事合作为特征。区域合作则兼顾现实和未来的中长期利益,以全面合作为特征。军事同盟提供的安全产品的受众是参与同盟的国家,区域合作提供的安全产品的受众是本区域的全体成员。  相似文献   
43.
板桥霜 《廉政瞭望》2014,(11):38-39
2月底,习近平忠书记再次强调了“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并提出了7点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和“加强顶层设计”。这被认为是今后区域合作枢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4.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欧盟树立了一种制度性的参考模式,而随后发展起来的东亚乃至亚洲区域合作又呈现出异于前者的新特征,因此,对亚洲的研究不能完全参照欧盟模式,而要寻求一条可遵循的规律性发展路径。尤其在当前中国与东亚各国以及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45.
<正>(2014年5月23日)各位常委、各位同志: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协十三届七次常委会议,主要任务是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言献策。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副市长王宏江同志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刚才,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尉永久同志作了很好的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宏江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对大家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委员们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  相似文献   
46.
涉及区域合作的规范性文件,需要区域内各行政区协作制定。协作制定存在实践基础,但将面临区域性事务的管辖权问题、区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以及不同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不协调、协作制定缺乏统一的程序规则等问题。协作制定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规范域",也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实现。在路径选择上,包括由区域内各行政区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制定、由区域管理机构与各行政区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制定、授权区域管理机构直接制定等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47.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6,81(7):38-47
本文结合东盟前期(1967~1992)的冷战背景以及东盟在经济上对美、日等西方国家的依赖,从利益交换的角度对东盟的区域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都是对外部影响的妥协,是可以从东盟寻求自身利益的角度给以解释的,即这些合作是为了与外部进行利益交换。  相似文献   
48.
随着区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区域合作的研究再度升温.不管是在亚洲出现的"东盟模式"还是"东亚模式",人们一向是以"欧洲经验"为出发点的.欧洲的经验表明,欧洲一体化是以德法和解为前提的.欧洲一体化从它的酝酿、初创到后来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德法和解和合作的基础之上.而德法轴心的基础就在于两国共同的目标,即建立一体化的强大欧洲.  相似文献   
49.
近两年来,东盟是亚太地区的热点之一,从内部外部双管齐下,扩大各方、各领域合作。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有关国家与东盟间各种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实施逐步展开。首届东亚峰会举行,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步入机制化阶段。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  相似文献   
50.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