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5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141篇
中国政治   281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获得国务院批准,为延边州未来发展注入强大持久动力。《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珲春在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中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由于图们江区域中国、俄罗斯、朝鲜三个国家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建立完善的图们江跨境经济合作区难度较大。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原则,积极尝试建立中朝跨境经济合作区。  相似文献   
99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俄共同推进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以中俄区域合作规划纲要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作为"利益汇合点",反映了双方振兴区域经济、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选择。利益共同体理念,不仅是中俄合作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础,也为破解中俄合作中的困难与问题,提供了积极的理性思考和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993.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  相似文献   
994.
于光胜 《工会论坛》2007,13(2):87-8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这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该地区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以及山东省的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山东省要遵循国际经济规则,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并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995.
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的改善,中、俄、日、韩四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有较为完备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东北亚地区辟建四国粮煤共同市场提供了条件。因此,辟建中、俄、日、韩四国共同市场,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发展前景。为缩短共同市场形成时限,应按照开展学术理论研讨、举行四国政府部长或总理级首脑对话,签订相应协定,并依照协定开展定期粮煤贸易等三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996.
论战后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如“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构想。进入新世纪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 ,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面临着几种选择 :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韩组成东亚区域合作体、与东亚各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顺利实现区域合作重心的转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分工体制。  相似文献   
99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三国为规避被边缘化的危险,振兴民族经济而重建东非共同体,开积极推进地区政治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促进三国经济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开拓东非市场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998.
文化因素是对区域经济合作起潜在作用的因素。东北亚文化结构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结构,可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心理与观念层面,多元中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共同性,共同或相近的文化因素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粘合剂。东北亚各国、各地区政府通过全方位文化交流,促进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99.
《实践》2008,(6):22-25
近几年,呼包鄂三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区域合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民生改善明显的良好态势。2007年,三市经济总量达3526.83亿元,占全区比重53.2%,比上年增长21.1%;人均生产总值达53205元,比上年增长19.3%;财政收入达518.88亿元,占全区比重51%,增长33.8%。特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178元,比上年增长2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9元,增长15.3%,已接近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4月中旬,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包头市召开了第五次呼包鄂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对呼包鄂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三种意识”;要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市品质功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创业环境质量“四种提高”;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会上,呼包鄂三市针对新的目标要求,提出新的发展规划和策略。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信息,我们编发了呼包鄂三市领导代表市委、政府在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00.
在上海合作框架下,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交往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新疆自身发展来说,如何利用国际、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条件不断优化组合各类发展资源,加快经济步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速建成辐射中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核心区,是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加快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