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294篇
中国共产党   1063篇
中国政治   1230篇
政治理论   273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要闻     
《中国人大》2015,(4):4-5
张德江主持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委员长会议2月1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2.
93.
9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聚同存异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联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些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当前和今后治国理政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5.
在马克思的著述中,他经常沿用西方人的惯例,以"中华帝国"来指称当时的中国。"中华"标识了国家的民族属性,"帝国"则表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性质,即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结构。在他看来,以权力本位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严重窒息了社会的创造活力,造成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进步"。西方的殖民入侵,客观上结束了中华帝国与世隔绝的状态,为这个古老的国家引入了现代元素,但这只是资本贪婪本性扩张的结果。以牺牲民族利益为代价,试图依靠西方殖民者的"恩赐"来实现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现代的变革是行不通的,这个东方民族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变革自己国家的道路被彻底堵死了。马克思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他不仅确信中国将来要走向社会主义,而且还确信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肯定会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6.
梁衡 《新湘评论》2014,(5):41-44
毛泽东有一首词,里面有一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13年重阳节刚过,我就到湖南湘潭来看一棵树,树名重阳木。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当地人的俗称。后来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它的学名。大戟科,重阳木属。产长江以南,根深树大,冠如伞盖,木质坚硬,抗风、抗污能力极强,常被乡民膜拜为树神。能以它为标志命名为一个属种,可见这是一种很正规、很典型的树。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也是彭德怀的家乡,我曾去过多次,而这次却是专门为了这棵树,为了这棵重阳木。  相似文献   
97.
正立足当代弘扬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落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适性传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创办《孔学堂》杂志、设立孔学堂书局。  相似文献   
9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9.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笔者认为孝心、爱心、向上心是周恩来初心的基础;救国、为民、济世是周恩来初心的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相融合在实践上努力奋斗是周恩来初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0.
刘骄 《新湘评论》2020,(9):36-3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走进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唐银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无论是墙上挂着的"创新、创效、传承、传艺"标牌,还是厅中展出的多个代表性研发产品,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记和强烈的冲击: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正是凭着这股永不止步的创新劲头,唐银波从一个学徒铣工成长为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得主、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奏响了一曲劳动托举梦想、创新成就人生的励志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