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4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印度软件业能够以出口为导向,大力发展外包业务;与它所独有的语言文化优势及人力成本优势密切相关.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与政府扶持方面,与印度有相似的优势,但是语言障碍和更为明显的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中国发展外包业务难以逾越的障碍.相反,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而这正是印度的劣势,也是印度不得不发展外包业务的动因之一.因此,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不必以印度为师,而应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立足内需,寻求发展.而发展外包业务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对软件核心技术的失控,也是中国软件业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印度同为亚洲大国、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大国,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两国的能源需求巨大,影响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未来两国能源消费仍将继续增长,中印两国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发展具有诸多相似性。但中印两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挑战却是不同的,印度比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印度的再生能源体系有待大力度开发。中印两国在向外寻找能源的过程中,不仅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共赢关系,中印能源合作除了共同迎接"亚洲溢价"挑战外更主要的还有地缘政治战略考虑等。  相似文献   
103.
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期间倡议建设的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已经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对四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当前贸易、投资、旅游往来和通道建设情况看,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初具雏形,但仍然受到一些硬性制约。深入推进经济走廊建设,应着重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旅游、能源、农产品、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本文也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曾皓 《求索》2013,(7):199-201
由于领土边界争端涉及诸多因素,单纯适用国际法难以妥善处理此类争端。因此,国际司法机构往往会依据国际法中的衡平原则对依法初步划定的边界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为我国解决与周边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先证明中国所提的传统习惯边界线具有合法性,再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对该线进行衡平调整,以妥善合理地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领土边界争端。  相似文献   
105.
中印边界谈判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曾引发过两国的严重冲突。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建立了相互信任措施,中印边境长期保持了和平与稳定,现已不再是亚洲的一个热点。只要双方能就边界问题作出果断的政治决策,落实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共识,就能克服困难,较快地达到双赢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06.
建“三线”工厂大举内迁 固国防交通快速发展 20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刚刚恢复,中印边界纷争又起,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东南沿海气氛紧张,中苏关系又恶化,苏联在我边界外陈兵百万。六十年代中期后,美军侵入越南,企图对我包围封锁,战火烧到了家门口。直到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交火,整个六七十年代,世界充满浓烈的火药味,中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战争威胁。当时,抗美援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准备打仗,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等政治口号应时而生。在这种大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国家建设无不以准备打仗为依据。从1964年开始,中央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进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主要从中印贸易合作总量、贸易差额、中印双边贸易密切度以及商品贸易结构四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贸易发展特征;对促进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积极因素以及制约中印贸易合作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为揭示中印经贸合作发展关系本质特征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印度已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国 ,中国已正式成为该组织的成员。由此 ,将对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创造互利的良好外部环境 ,有利于开拓和扩大贸易规模 ,有利于两国技术和投资发展 ,从而提高各自的国际竞争能力。同时 ,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 ,迎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9.
1960年代初期,中印两国政府关于1954年“中印协定”期满失效问题的外交交涉,是中印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1961年12月3日,中国政府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向印度政府提出通过谈判缔结一个新协定以代替1954年“中印协定”的建议.印度政府以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双边边界问题为谈判之先决条件,事实上拒绝中国政府的建议,致使该协定期满后自动失效.协定失效后,中印双方围绕印度驻藏商务代理处的撤离问题进行了反复而艰苦的外交交涉.最终,印度商务代理处撤离西藏.以此为标志,中国彻底清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印度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全部特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0.
正阎学通,政治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总编、《国际政治科学》总编,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中倡导科学方法论和预测国际形势的著名学者。记者: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南海争端、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对峙等事件对我国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您认为,导致我国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