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588篇
中国政治   673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1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困难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健 《理论学刊》2004,(10):83-85
“和平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 ,也是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对国家利益和安全观念的新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刻把握 ,对多极化的正确理解 ,是和平崛起论的基本依据。和平崛起的实现 ,受国内外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必须正确应对各种复杂的威胁和挑战。坚持和平崛起 ,我们要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统一 ,坚持主权的坚定性和主权实现形式的灵活性 ,并要特别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理念包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新的国际关系价值标准、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极富时代意义的国际战略主题思想。这些带有指导思想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的内容,以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指导着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对外工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新思想,是对邓小平国际战略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3.
文章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谈起,分析了和平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周边环境对中国崛起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指出我们应沉着冷静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4.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施为现代中国的崛起拉开了历史性序幕。然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 中国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正外部性,还有负外部性。因此,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情是制定中国长期发 展战略的依据。同时,中国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轨时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的三次重大调整,推进了由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战略创新。实践证明,追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 是21世纪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5.
中国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的战略利益,它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中,软权力既是推动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数。它是硬权力的重要补充,具有硬权力所不能及的特殊作用。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离不开对软权力的培育和运用。  相似文献   
36.
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37.
近几年来,湖北省的交通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为中部崛起当好交通先行”的精神,抓住机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交通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无论是铁路、民航、公路还是水运,都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态。结合湖北省交通发展状况,我们重点就发展大交通、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以及武汉城市交通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大交通战略中部崛起,交通先行。这已经成为共识。湖北要在中部率先崛起,必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涉及城市内外交通,如与铁路、民航、水上运输等陆海空交通和…  相似文献   
38.
武茂昌 《前线》2013,(6):16-17
如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中国梦的前景如何?又将带给世界什么呢? 中国梦将带动全世界发展。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更会带动全世界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39.
李宏 《江淮》2012,(2):1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开放合作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安庆,这座皖西南的"桥头堡",正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傲立皖江潮头,传承开放精神,以全新的视野审视自己,定位自己,发展自己,面向世界敞开胸襟!更快敞开"开放"大门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既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机遇,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加快,  相似文献   
40.
郑强 《当代贵州》2013,(19):46-47
透过绥阳作风建设助推经济发展的模式,积累创新发展经验的绥阳工业迅速崛起,这正是经济发展既要"赶",又要"转",冲出"经济洼地"的最好诠释。绥阳境内,上个世纪末因拥有"风华牌"电冰箱厂,其工业曾一度辉煌。然而,随着"三线企业"的调迁,绥阳县的经济总量不仅缩水5个亿,工业经济也重新回到原点,再度成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思路的提出,不少外地客商纷纷涌入绥阳"淘金"。记者走进绥阳风华工业园区,放眼望去,一片片山凹变成了一个个大工地,到处是挖掘机、运输车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昔日的荒山蛮坡上建起了"花园式"的现代化工厂,一条条宽阔的园区公路已建成通车……实施突围拉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