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41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各国政治   1613篇
工人农民   1439篇
世界政治   51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24篇
法律   20046篇
中国共产党   37810篇
中国政治   50904篇
政治理论   10667篇
综合类   12615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1343篇
  2022年   1260篇
  2021年   1279篇
  2020年   1692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1495篇
  2015年   2607篇
  2014年   9603篇
  2013年   9836篇
  2012年   11141篇
  2011年   11026篇
  2010年   9562篇
  2009年   10216篇
  2008年   11722篇
  2007年   7476篇
  2006年   7767篇
  2005年   7969篇
  2004年   5779篇
  2003年   8124篇
  2002年   9086篇
  2001年   6932篇
  2000年   5965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420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张宏微 《统一论坛》2006,(1):68-68,F0003
~~中国统促会2006年在京理事新春联谊暨庆贺《统一论坛》杂志发行100期@张宏微~~  相似文献   
872.
中国和德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可创 《德国研究》2003,18(4):46-53
本文对德国和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性别因素是影响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家庭来源、所学专业和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取向类型等因素对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年龄因素对两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73.
874.
建达 《党员特刊》2003,(1):43-43
据多家媒体报道,陕西延安“夫妻在家看黄碟事件”基本结束了。被关押的无辜公民获得了自由。这确实让人松了一口气。因为,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情感上说,人们都不希望一位无辜的人受到不应有的惩罚,更不希望正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不应有的损害。  相似文献   
875.
876.
自20世纪初"登陆"中国文坛后,易卜生在中国所形成的社会效应以及他在文学界与艺术界所赢得的广泛认同,以及对中国文学现代性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任何外国戏剧家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易卜生在思想及戏剧艺术两方面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所展现的启蒙与指导意义,并使这批艺术家们将易卜生归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与剧本创作的双重楷模,而这样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877.
该怎样形容中国经济刚刚走过的这一年?外有金融危机冲击,内有自然灾害频发,各种新老矛盾相互叠交,中国经济遭遇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惊涛拍岸自岿然,运筹帷幄更从容。关键时刻,中央总揽全  相似文献   
878.
田磊 《南风窗》2010,(4):74-75
数字阅读的大潮带给中国社会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未来的文化传播将会以怎样的形态来进行,什么样的机构会掌控传播链条,崭新的传播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政府严苛的审查机制抑或被政府更加有效地管制?这些都是需深度观察的议题。  相似文献   
879.
人才外流一词首次出现在1958年,它是指英国学者和科学家移民美国这种现象,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力资源的国际转移,也就是熟练劳动力(如科学家、工程师、高级技术工人等)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后来该词汇主要指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到发达国家这种现象。1961—1972年期间发展中国家有30万熟练工人移居西方国家,1990年美国统计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880.
70年前的1935年,全中国兴起抗日高潮时,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宣称: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十年后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壮志凌云的誓言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