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何礼仁 《党课》2011,(8):83-83
我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公司成立时间不长,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很大。老板是个中年人,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他呕心沥血、事必躬亲。老板每天第一个来公司,一整天都忙忙碌碌,即使到了晚上还得放弃休息去应酬客户、联络感情。  相似文献   
92.
2013年3月1日上午10点,家住一师二团团部18号楼的居民张家阳、李元等10人来到新井子派出所敲锣打鼓给民警白鹭送锦旗,锦旗上写着赠民警白鹭"妙手除窃贼,居民得安心"。张家阳告诉笔者,他们单元10户人家电话费无缘无故每月多出50多元,来到派出所报案,白鹭接警,通过明察暗访,利用电脑,3天时间就很快查出盗窃电话费的窃贼,别看他  相似文献   
93.
文责 《学习导报》2010,(6):11-13
雷锋是精神偶像 更是文化现象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为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隔47年.在时代和个人理想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再谈及雷锋,人们多少有些陌生。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个日子,其中包括一些中年人,但谈及雷锋的事迹、精神和对自己的影响,又是中年人的劲头最足。  相似文献   
94.
马来西亚华人占其总人口的34%,年龄大一点的华人购买中国工艺品的欲望很高,他们希望买到货真价实的中国货,以此来寄托对中国的思念。这部分人在购买工艺品时,非常注重产品是不是真的从中国本土来的,有没有中国商标,如紫砂壶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但壶底一定要有“中国宜兴”的刻字,字迹如不清晰就很难销出去,一些中年人在买中国工艺品时,常常讲,他们爷爷是“买猪仔”(即卖苦工)卖过来的。  相似文献   
95.
新语     
《小康》2013,(6):22
44岁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等8种危机,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壮年的分界点。"我的心已老"是44岁男人常发出的感慨。大多数中年人都会有内在的、精神上的双重孤独和压抑。44岁中年男人要想摆脱心理危机,就应该调整心态,培养快乐的  相似文献   
96.
徐保国 《楚天主人》2013,(10):46-46
<正>上世纪50年代初一天下午,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来到湖南浏阳县葛水乡乡政府,和颜悦色地问:"乡长在吗?"正打算盘的乡干部连头都没抬,随口答道:"在里面开会,有事在外面等着。"来人是时任省委书记的宋任穷,因公务路过,顺便回家乡看看。宋任穷坐在门槛上等了半个小时,仍不见乡长人影,并隐约听到里屋打牌声音,便要乡干部再催催。不料,那人态度生硬,极不耐烦。这时,来了一位老者,认出这个中年人是宋任穷。那个乡干部一听,连忙向里屋跑去。  相似文献   
97.
一个中年人住进医院,家人和朋友都很焦急. 病人脸色很好,心脏、脉搏正常,就是左半边身子没有知觉,用拳头捶、用手掐,他都没有丁点儿的感觉.  相似文献   
98.
《党课》2014,(11):118-119
随着人们婚恋方式的不断变化,相关的诈骗活动也在日益“翻新”,感情受挫的中年人是此类案件中最大的受害群体。  相似文献   
99.
谭兴万 《当代党员》2012,(10):75-76
丁立、李健、肖红同志: 你们好!看到编辑部转来的信,我能理解你们的困惑与迷茫。 职业倦怠是一个心理问题,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心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对前途感到迷茫、怀疑工作的价值。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它概括为三种症状: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人到中年,由于工作压力大、负担重,人生轨迹甚至职位基本定型,工作一年年重复等原因,导致中年人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0.
丁立 《当代党员》2012,(10):73-74
婚姻有“七年之痒”,职场有“中年之痒”。 一项调查显示,1/3以上的中年人因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前途而丧失激情,1/5的人因为工作压力想另谋出路,还有1/5的人想转换职业跑道。这些人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工作越干越多,工作的乐趣却越来越少。中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令人困惑不已。我们先来听听几位中年职业倦怠者的倾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