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3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尹家民 《湘潮》2014,(12):48-52
外界不相信中共会有"神秘武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不说别的,就是天空也不曾平静过,神秘事件接二连三:1959年10月7日,国民党空军一架RB-57D高空侦察机闯入北京上空侦察,突然消失;  相似文献   
62.
1969年3月,苏联挑起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美国情报部门最初认为这场冲突是由中苏双方长期以来角逐对珍宝岛的控制权所致,并且判断是由中方引发了最初的冲突。但随着中苏边界冲突的加剧,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63.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力帮助下,越南终于在越共手中获得独立。但是,独立后的越南心情始终十分复杂,既对历史上曾长期属于中国而对中国充满疑虑,又对印支联邦的“大越南”充满渴望。于是,在中苏交恶的历史大背景下,在苏联的引诱和拉拢下,在胡志明去世后,越南迅速转向苏联,尾随苏联同中国尖锐对抗。  相似文献   
64.
65.
丁英胜 《世纪桥》2009,(23):35-36
关于二战起源的几个原因,绥靖政策的产生、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以及对希特勒遏制的失败都与西方民主大国在外交决策机制上的缺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因而分析大国在战前的外交决策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外交决策所引起的外交博弈对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朝鲜战争一直作为美苏全球冷战大背景中的一个局部的热战吸引着学者和人们的眼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美国学者对此历史事件的研究是最早的,其公布了许多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同时许多当年参与朝鲜战争的军人  相似文献   
67.
在纷繁复杂的"冷战"历史中,就中苏关系而言,美国无疑是作用力和影响力最大的外部因素.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苏关系走向友好并结盟,而美国在这一时期出台了以分裂中苏关系为目的的"楔子战略".美国的"楔子战略"没能阻止中苏结盟,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是反苏反共,它并未冷静客观地分析当时的新中国及中苏关系,且这一战略本身也是自相矛盾、充满悖论的.  相似文献   
68.
朝鲜战争是冷战期间发生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东西方之间最严重的冲突之一.本文拟从中苏同盟的历史背景及其事实、朝鲜战争的性质、中国加入朝鲜战争的内因因素及重点分析中苏同盟即苏联对中国加入战争的影响入手,使读者对中国加入抗美援朝的原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9.
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与中东铁路所有权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强在远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沙俄因担忧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发展威胁沙俄利益,联合德国和法国干涉中日战争的善后事宜,迫使日本放弃占有辽东半岛.此后,沙俄加强了对中国的影响,并借机攫取中东铁路的筑路权和使用权.在中东铁路存在的近半个世纪的时期里,被骗取铁路筑路权并且至多拥有名义上共管权的中国,由于国家积贫积弱,虽有心收回铁路路权,却无力实现自己的意愿,只能旁观列强在中国东北任意角逐,目睹铁路在列强手中辗转易手.中东铁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因软弱而蒙受的屈辱.  相似文献   
70.
叶政 《唯实》2012,(6):9-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的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变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中苏论战干扰了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在意识形态建设方法上强化了对"革命思维"和"斗争哲学"的路径依赖,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加速其呈现出正误交替并行的发展趋向。这场论战既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建构逻辑的认知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意识形态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