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7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1969~1979)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中美两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判断、不尽相同的对苏政策取向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两国之间的政策互动,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一、苏联重兵压境(1969~1972年).这促使中国对美政策作出战略性调整,对苏防卫作战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二、寻求与美合作的战略支点(1973~1976年).中国提出了"一条线"联合抗苏战略构想.但美国继续搞对苏缓和,阻碍了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三、把握战略契机(1977~1979年).苏联强劲的全球扩张势头,使美国的对苏缓和政策严重受挫,从而强化了中美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而加快建交谈判步伐,最终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212.
以往学术界关于导致中苏分裂决定性因素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突论"。我们通过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提出"结构失衡论"。其一,社会主义阵营领导结构发生变化以后,中苏两党平起平坐,争夺话语权就成为中苏两党解决他们之间路线和政策分歧的基本手段,而目标则在于国际共运的主导权。其二,党际关系掩盖甚至替代了国家关系,在这种结构中,从本质上讲没有主权意识,没有平等观念。这种结构性缺陷成为中苏同盟必然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13.
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贯穿于中苏友谊高歌猛进时期,也表现在中苏关系阴霾满天的年代,它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幻。1975年出品的苏联电影《德尔苏·乌扎拉》以及电影中展现的"中国形象",成为中苏政治冲突和军事对抗背景下的重要的文化事件。《德尔苏·乌扎拉》的波折命运是中苏关系特殊年代和"国家间政治"的副产品,也是曾经有着较大程度同质化的两国政治文化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14.
刘德喜 《团结》2000,(4):36-38
孙中山与苏联的关系、毛泽东与美国的关系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他们之间的联盟或合作、矛盾或斗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和探讨孙中山与苏联的关系、毛泽东与美国的关系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和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215.
注释体例     
正一一般中文著作注释要求(一)首次引用引用的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一般中文著作的标注次序是:著者姓名(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编字)、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1.专著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第13页。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第36页。阎学通等:《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第168页。[作者三人以上,可略写为××(第一作者)等;出版社名称已包含地名,不必重复注出。]  相似文献   
216.
注释体例     
正一一般中文著作注释要求(一)首次引用引用的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一般中文著作的标注次序是:著者姓名(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编字)、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1.专著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第13页。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第  相似文献   
217.
注释体例     
一、一般中文著作注释要求(一)首次引用引用的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一般中文著作的标注次序是:著者姓名(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编字)、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1.专著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梁守德、洪银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