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朱岩 《党史纵横》2015,(2):49-53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彻底进入最低谷。尽管如此,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却一直未停止对中国的敌对性侦察活动。1974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轰动世界的长篇通讯,向世人揭露了克格勃一手制造的"李洪枢案",并详细报道了中国军民、公安人员破获此案、沉重打击其间谍活动的经过。这篇报道当时未予署名,据说是出自著名记者穆青的手笔。报道产生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苏关系恶化,首先导致了中国外交的战略调整;其次使中国外交日趋激进,并于60年代后期发展到极端;再次,促使中国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最后,促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改善中美关系,联美反苏。  相似文献   
93.
94.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世界范围内的战与和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他以一代伟人的聪明和才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打破僵局回应"勃氏绝唱"1979年4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80年2月14日期满后不再延长,并重申要在和  相似文献   
95.
廖心文 《党政论坛》2012,(14):36-37
中苏关系恶化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采取了…系列行动,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北面,陈兵百万于中苏、中蒙边界,对中国直接进行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96.
谢志远 《湘潮》2006,(7):42-4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将新疆大片地方划为有主权争议的土地,否认中国在这些地方的主权。为了粉碎苏方的谎言,一位历史工作者赶往新疆,经过3年努力,出版了反映新疆历史的第一部专著——《新疆简史》,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新疆所有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这个人就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中亚史研完专家、中亚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治来先生。  相似文献   
97.
刘书林先生在《关于苏联解体与中苏关系的评价问题》(乌有之乡电子杂志2009年八月上,总第93期)一文中谈到:“在新出版的《斯大林全集》第15卷(中央编译局:《斯大林全集》第15卷,莫斯科俄文版,2005年)中,斯大林对被镇压的人数有正式的统计。”  相似文献   
98.
99.
陆南泉 《同舟共进》2013,(6):41-41,44-46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把两国业已建立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又跃上一个新台阶。双方认为,全方位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具有双边意义,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它为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崔颖  尹贵斌 《世纪桥》2011,(1):155-156
中俄关系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历来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中俄关系始终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俄关系由同盟到对抗再到伙伴关系,其间经历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历史教训,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开创中俄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