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日前,两位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在野柳地公园的海滨岩石上用石尖刻写了自己的名字。此举引起台湾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感,同时也遭到大陆网民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是丢了大陆同胞的脸。  相似文献   
22.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效法行为,为皇家园林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成就了清中期皇家园林的空前鼎盛.同时,它更促进了江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种移植仿制行为,是出于“视听享受”还是为“吏治民生”?对此,皇帝本人也在不断地寻求冠冕堂皇的悖论诠释.  相似文献   
23.
佚名 《政府法制》2014,(8):38-38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灾害、战争频发.粮食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饿死人的现象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4.
章立 《党风建设》2002,(1):38-38,40
在距永宁县城1.5公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寺。清真寺占地3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据载,该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三年(1783年)因地震大殿前部被毁,后又修复。一百三十年前,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当地人民积极响应云南大理回民政权和金积马化龙回民义军的号召,揭竿而起,抵抗清廷的欺压与歧视,以纳家户清真寺、王疃庄(今纳家户西门外)为阵地,与清兵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斗争。  相似文献   
25.
乾隆朝针对官场蔓延的腐败之风,从监督、法制、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因封建思想的落后性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局限性,腐败势头不仅未得到遏制,反而一发不可收拾。以古鉴今,要综合治理,根治源头,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6.
悦闻 《政府法制》2011,(29):45-45
纪晓岚是清代的学者、文学家。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内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稍加思索,就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  相似文献   
27.
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在中国境内长驱直入。 侵略者的铁蹄逼近京畿。在清宫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仓皇起驾,携众大臣挟光绪帝逃离京城。一时间,“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相似文献   
28.
周琦 《福建乡土》2011,(6):39-41
四乐轩始建于清朝乾隆19年(1754年),距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了。它是一座土木混合的古建筑,占地面积24500平方米,基本上呈方形。整座古宅由大门向内共有4进,共有大小厅堂42个,房屋793间,时至今日屋内尚有住户270多户,人口近千人,称得上是个“大户人家”了。  相似文献   
29.
郝英明 《求索》2011,(10):229-232
养廉银制度确立之初,官员按季或按月支领养廉银。乾隆时期不但确立了月选官预借养廉银制度,而且特简官员预借养廉银也成为常态。月选官多为贫寒士子草茅出任,通过预借养廉银,为其提供赴任路费,使其免受高利贷之累,以肃清吏治;特简官虽为一二品大员,其中亦不乏缺资之人,他们或因生活贫困、或因清还债务、或因升调带来的盘费开支、或因公务支出,亦需预借养廉银。前者从户部预借,整个借还过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后者从所在藩库预借,没有形成制度,具有临时变通的恩赏性质。官员预借养廉银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30.
何香久 《党建》2014,(6):52-54
正纪晓岚,清代著名学者,才学绝伦,为总纂《四库全书》奋斗了大半生,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永载史册。纪晓岚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展开的十八世纪中后期,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枢纽时期。纪晓岚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一生中领导和参与了多少重要典籍的编修,不可胜数。纪晓岚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是一位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