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尽管塔利班绑架韩国人质事件以人质获释而结束,但是,41天惊心动魄的较量还是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阿富汗混乱局面的关注。其实,早在5月份,美联社就放言:阿富汗正处在塔利班政权倒台近6年来“局势最差时期”,如果这一趋势难以遏止,阿富汗将成为“第二个伊拉克”。  相似文献   
42.
如果人们是通过媒体去感知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真实的环境,那么,把2004年的10月称为“灾难之月”是毫不为过的:我国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至少148人遇难;菲律宾、尼加拉瓜、我国台湾地区、日本接连遭受地震灾害,致使数千人伤亡;以色列军队发动持续17天的“赎罪日”行动,导致11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埃及塔巴连环大爆炸,造成34人殒命;伊拉克战后局势依然动荡,流血冲突不断,绑架杀害人质事件屡屡发生……“灾难是记者的节日”,这样的比喻虽然不尽恰当,但是,以往无数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灾难事件确实是可以让新闻从业者大显身手的地方,即使是国际的灾难新闻也不例外。然而,面对国际灾难事件,很多新闻媒体的报道程式化痕迹较重,并且流于被动应付。事实证明,往往在这些地方,独具匠心的创意常常能取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实效。例如我国媒体对2004年的10月23日发生在日本新潟的地震的报道,就是一个值得剖析的个案。  相似文献   
43.
莫斯科大劫案背景分析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23日,莫斯科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人质劫持案件。事发后普京政府采取断然措施迅速解决了危机,并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赏。然而,该事件深厚的国内外政治背景引人瞩目,它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俄罗斯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普京本人的政治威信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9.11事件至今,俄罗斯通过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和宽松的国际环境,但是要想彻底地摆脫危机,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俄政府的当务之还是要通过正确的策略来解决车臣问题。  相似文献   
44.
8.23菲律宾人质事件引起我国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和教育训练人员的关注,分析该案例的处置过程对于探讨我国警察实战训练的方式、方法不无意义。本文从背景信息、事件处置过程和调查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面临的典型问题,探讨了相关现象产生的根源,解决路径与方法,试图通过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5.
劫持人质谈判中,劫持者、谈判员、人质都处于高压力状态。事态发生之初的主动权掌握在劫持者手中,随着警方处置措施的展开,压力处理的主动权在谈判方。因此,人质谈判中要了解和觉察谈判员、劫持者、人质的具体压力及其来源,并积极有效地针对不同压力展开处理。只有把三方的心理压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才能够打破劫持者的侥幸心理和自我高估心理,引导劫持者进行理性判断。也只有在理智的精神状态下,谈判才能够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46.
反恐怖行动是处置恐怖事件的专门行动,旨在消灭恐怖行动,保障人身安全,肃清恐怖分子,以及尽最大可能减少恐怖活动带来的危害。本文借鉴国外的经验,阐述反恐行动的处置原则,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恐怖行动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