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汪祖兴 《中国法学》2012,(5):103-118
当事人共任的仲裁员包括独任、首席和仲裁公断人三种类型。由于仲裁当事人处境变迁、仲裁协议约定不明、仲裁员名册硬性限制,以及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异化,都可能导致共任仲裁员不能的难题。中国仲裁立法、各仲裁机构仲裁规则在救济当事人共任仲裁员不能时均采机构负责人直接指定的方式,但此种方式容易导致权力寻租等连锁问题。为最大化当事人在共任仲裁员问题上的合意,应当重构中国仲裁实践的救济方案,以"穷尽一切共任合意之救济手段"为规则,抵消机构指定这一体现"相对意思自治"精神的方法之消极效应,通过相对意思自治的再次相对化,在共任仲裁员问题上寻找自治与外力、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42.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在新中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建设道路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 第一,中国没有统一的一部仲裁法的时代已经结束。在仲裁法颁布之前,不仅在解放前,中国没有一部统一的仲裁法典,就是在解放后四十多年里,我国也一直未制定和颁布过统一的仲裁法典。仲裁法律制度建设的成果,只是表现为若干个仲裁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有关仲裁适用的条文。立法形式上的不统一,使得我国仲裁法律制度内容在不同的法规或条例中出现了一些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导致了某些相同或相似纠纷的仲裁,在适用不同的法规或条例时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使得我国有了一部统一的仲裁法  相似文献   
43.
编者按:朱树英律师系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建筑房地产业务研究会主任.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司法部、国家体改委评为全国忧秀法律顾问。 朱树英律师多年来从事房地产、建筑方面的法律服务,在专业服务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开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率先建立了律师过错责任赔偿制度,并以高额投保,被誉为业内“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其四十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专题会议及杂志上发表,作为唯一一名中国律师出席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 前些时候,应袁野主任的邀请,朱树英律师到云南袁野律师事务所作律师培训讲座。参加培训的律师认为,这次讲座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和事务所的管理是很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44.
《仲裁与法律》2005,(2):1-2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新修订的仲裁规则于2005年1月11日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通过,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新规则更加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程序更加灵活高效,规则更加透明开放,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充分体现了仲裁本质的特点。新规则刚一出台,就在仲裁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业内人士誉为是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实质性突破的、现代化的仲裁规则。  相似文献   
45.
中国企业选择境外仲裁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境外仲裁的案例,可能产生于中国公司与境外公司签订的合同、中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签订的涉外合同以及中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签订的非涉外合同之中。由于涉及跨境问题以及涉外性界定,本文首先探讨"仲裁地"和"涉外"的法律含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经常需要考虑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及仲裁机构选择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2012年9月,笔者任首席仲裁员仲裁的一起长达两年之久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终案于审结。此案标的大,仲裁时间长,涉及鉴定人员的回避、代理人的更换、重新鉴定等诸多问题,也涉及律师能否在自己任仲裁员的仲裁委员会以代理人身份参加仲裁活动问题。总的来  相似文献   
47.
曹恩华 《政府法制》2014,(34):52-53
优秀的高素质的仲裁员不仅能够保证仲裁庭及时、公正地审理案件,而目能够充分地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全面体现仲裁的民主法制、公正公平的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笔者从事仲裁工作多年,办理了不少仲裁案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仲裁体会,现就如何提高仲裁人员素质、确保仲裁案件质量谈一些肤浅体会和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五个要”,供大家参考.本文所称的仲裁人员是指仲裁员和首席仲裁员.  相似文献   
48.
辛颖 《法人》2015,(4):74-75
一个国家的国际商贸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机遇,知己知彼,不仅有利于争议的顺畅解决,也有利于在国际贸易市场争得有利的地位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企业的首要发展目标,不断加剧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细化的作业分工,都不断刺激各国企业谋求域外发展的新布局。国际商事交往的本质就是合约的集束,在法律与市场规则的指引下磋商、签订、履行合约条文。因此,对目前的国际商业环境而言,中国企业更需要清晰地了解普通法  相似文献   
49.
一、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第一条SCC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SCC仲裁院)是根据《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  相似文献   
50.
(2008年2月1日第五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北京成立的,以提供公正、高效的仲裁、调解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为宗旨的常设仲裁机构。第二条为规范委员会行为,明确委员会职能和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委员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章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