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7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08篇
法律   136篇
中国共产党   436篇
中国政治   573篇
政治理论   190篇
综合类   26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大国”战略目标更加明确。1992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波多野敬雄明确提出,日本“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果这一目标实现,“等于日本被承认为政治大国”。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深度调整了对非洲的战略,明显加大援助力度,并藉此争取非洲国家对其“政治大国”战略诉求的支持。目前,援助已经成为日本拉近同非洲战略关系的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2.
发展中大国的战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中大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体系调整和秩序塑造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构成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发展中大国在求生存、谋发展道路上不断面临困难和挑战,彼此间存在矛盾和竞争。然而,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潜力巨大,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有加强团结与合作的愿望和举措,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将日益增多,并将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曾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东南亚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AJAI)再度掀起波澜,从2005年至今策划了一系列恐怖案件。为何一个重要首领被逮捕、受到重大打击的恐怖主义组织,在短期内又能死灰复燃?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其动态的网络系统、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丰富的资金来源与广阔的联系渠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性地提出应对这一恐怖组织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修昔底德陷阱”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根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崛起的雅典城邦和守成的斯巴达城邦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战争而提出的,一度被奉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和中国实现的和平发展中可以对比得出,大国崛起之路并非只有一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及以德治国方略使得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具有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背景下的崛起国和守成国,可以通过不干涉他国内政、深化经济合作、加深文化交流、塑造国际治理新秩序、做好风险应对等方式,来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995.
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大国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定历史时期大国的战略走向及其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今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向合作、协调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大国拉到了一起,大国之间不应是敌人和对手,而应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各大国唯有合作、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方能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正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增进大国协调共创和谐世界的伟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邱剑敏 《求知》2010,(9):17-19
<正>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外交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主要大国关系稳定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多边外交日益活跃。  相似文献   
997.
《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一书,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者新近出版的一部运用事件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著述。该书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外关系的发展情况,覆盖了几乎所有对7组大国关系有影响的重要事件,根据记录绘制了中外双边关系曲线,得到一系列有意义和启发性的分析结论,并建立了一个庞大完整的中外双边关系数据库。这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有待后来者继续挖掘,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998.
大国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过度扩张引起崛起受挫,而政治家秉持何种战略,这对崛起的结果殊为关键.就历史经验来看,政治家秉持明智的战略,这对国家成功崛起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政治家需要保持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的平衡,在国内层面控制民众不合理的激情和欲望,平衡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防止国内的纠纷外溢到国际社会.在国际层面上,政治家则应该引导国家追求适度的权力,同时保持自我克制,通过战略学习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99.
欧洲的"伊斯兰挑战"集中反映了欧洲人面对大量外来族群和异质文化出现时的焦虑与困惑.这一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何使日渐庞大的穆斯林族群融入欧洲社会,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欧洲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近几年来,中、俄、美、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全面加强与蒙古国的交往,凸显对蒙古国关系的重视.这些国家重视和加强与蒙古国的关系,既与蒙古国"等距离"、"多方位"外交政策有关,也与新世纪蒙古国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地缘战略价值的提升有着密切联系.四个大国对蒙关系的加强,使蒙古国政治、经济发展所需的和平国际环境进一步改善,东北亚地区传统的安全紧张形势也有所缓解.但它们的对蒙关系均服从于各自的战略利益,且以双边交往为主,缺少多边互动,其消极影响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