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张衍荣 《侨园》2014,(7):36-37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香山上,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寺之一,开凿于公元493年,乃北魏迁都洛阳之际,用今天的话说,是那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发起者孝文帝(公元457年——499年)为北魏的第六位皇帝,本姓"拓跋",名"宏",孝文帝后为寻求正统,从汉人习俗改姓"元",名"元宏"。孝文帝自幼接受汉文化熏陶并深受其影响,是位胸怀大志、目光深远、气概非凡的君主。  相似文献   
72.
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创立佛教学说并使之流传发展千年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奥妙在何处?原始佛教如何在婆罗门教控制下的印度一路走来,即使脱离创始地依旧能在世界各地立根发展。"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学说的创立的思想渊源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指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试通过对佛传的解读结合历史研究资料多角度对释迦创教的原因和佛教发展。必然性做出分析力图使佛教的产生脱离神话色彩从而证明原始佛教思想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3.
"佛系青年"是指那些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青年人。"佛系青年"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自信尚未建立。当前,"佛系青年"文化自信呈现封闭性与开放性相交错,解构性与重构性相交织,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交融等主要特征。同时,"佛系青年"出现文化精神失序、文化心理失衡及文化行为失当等问题。对此,要提倡科学精神,增强"佛系青年"的文化辨别力;要多管齐下,革新"佛系青年"的文化心理;要奏响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引导"佛系青年"作出理性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佛教组织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会员组织,并在多元种族、多元宗教背景的新加坡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国际佛光会"的会员组织——新加坡佛光会为研究个案,探讨跨国佛教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佛光会如何实行本土化,从而揭示其发展成功的规律。  相似文献   
75.
76.
儒佛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为了接续儒家先圣道统,引导士人积极面对现实,寻求救国济民方略,胡宏在理学思想建构过程中展开"儒佛之辨",扬儒辟佛,影响深远。胡宏站在儒家思想正统的立场,对佛家思想、信仰和学风进行了多角度的批判,回应了南北宋之际佛学兴盛对儒家道统发展构成的严峻挑战,但由于论争立场、动机和方法所致,胡宏的儒佛之辨也留下了历史的局限和认知的偏见。对此进行冷静反思,可为当今儒学和佛学研究以及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7.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78.
韩愈一生求官为官,曾有"勇夺三军之帅"的壮举,也曾有广得黎民之爱的政绩,但却是仕途坎坷.四举三选的科考,几经起用又被贬的沉浮,让后人同情而又疑惑,倒是他那辉煌的文学成就,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富遗产.本文就韩愈的官场失意和文学成就辉煌的诸多原因进行浅见地分析.  相似文献   
79.
紫砂壶历来是文人雅士摩挲把玩、鉴赏收藏的器物。暇时,笔者常邀上三五知友围聚在一起品壶、赏壶、读壶、议壶、用壶,使人赏中有学,学中有悟,悟中有趣,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乐在其中。在茶艺界享有声誉的陆羽茶艺馆近年来先后创意出品了《东坡赏砚壶》、《佛指舍利壶》、《印光壶》、《荷塘月色壶》、《惜缘对壶》、《翎顶壶》、《李清照品茗壶》……款式各异,  相似文献   
80.
"佛系青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情绪,是对社会心态的符号化解读。"佛系青年"现象呈现出低欲望化、个人中心化、责任规避化主要特征。"佛系青年"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因素的层面看为社会阶层逐步固化与精神追求多样性;从网络因素的层面看为信息获取与情感交流过度媒介化;从思想因素的层面看为信仰空无与价值观多元。对"佛系青年"现象的引导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教育引导:将责任意识与青年信仰具体化;话语引导:对"佛系"进行正能量释义;政策引导:让青年群体有获得感和期待感等,从而强化青年责任意识,化解青年信仰危机,树立青年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