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纺织服装大省。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分析浙江纺织服装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出发,揭示供应链中存在着的生态安全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在浙江纺织服装企业中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  相似文献   
382.
一、印刷行业供应链协同问题。对目前的印刷业来说,充分利用有限的基础设施,引进供应链管理、合作战略和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为客户服务的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质量,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笔者认为,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和增强供应链协同管理将是我国印刷业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切入点。而且一旦拥有基于价值网的创新业务模式的建立,就很容易完成从传统意义上的印刷企业到信息网络技术的现代印刷企业的转变。例如,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成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一部分。基于合作…  相似文献   
383.
在电力生产供应链条上,电网企业通过购电行为与上游发电企业紧密相连。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在集中式供应链与分散式供应链两种模式下分别如何最大化企业利润,研究发现,站在行业供应链的视角,电网企业如果能够利用自己行业地位优势与发电商签署收益共享契约,在理论上无论对行业还是对自身,都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84.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叠加的双重不确定性对世界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冲击,加速了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也受到较大冲击,不确定性倒逼我国抓紧建立和形成制造业产业链的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经济业态.不确定性冲击预计将会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制造业回流,但长期来看...  相似文献   
385.
张辛欣 《瞭望》2022,(2):6-12
这是大国迈向强国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世界第12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大国制造的坚实支撑. 这是新征程上赢得主动的坚实路径——加快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厚植中国经济发展根基和竞争优势,持续放大创新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386.
章寿荣 《群众》2020,(11):16-17
蔓延全球、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考验各国和各地疫情防控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同时也考验其经济韧性和发展质量,并在客观上要求对既有发展理念、路径与优势短板提出全方位检视。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全球供应链出现区域化、碎片化态势,众多企业面临生死一线,失业冲击波汹涌,保基本、保生存成为当务之急。在疫情挤压原有生存发展空间的大背景下,回到旧模式、旧路径没有出路,唯有坚持新发展理念,向高质量发展要动力、要空间,才能以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成果筑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387.
深入分析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着重揭示近几年来我国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和启示:拥有巨大成长机遇和全新增长点;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双向特长;充分发挥基建承包和运营优势;投资和贸易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坚持本土化生产经营实现全局性和高质量“走进去”;配合国有企业发挥战略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主体重要作用;发挥国家战略引领作用;提升消费水平和内需市场“全球化”水平;资金支持体系趋于健全。同时,深入剖析了“一带一路”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危机风险和主要问题,对民企参与的“一带一路”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七个方面24条务实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8.
杨正一 《当代亚太》2023,(5):71-99+167
供应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的主战场,大国纷纷调整既定的供应链策略,发展逻辑从效率驱动转向重视安全。对于中美欧供应链策略呈现较大差异的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安全外部性和战略认知两个关键变量予以解析。安全外部性是供应链调整的起始因素,决定了安全化水平的初始程度。战略认知属于控制变量,对安全化水平起到平抑或激化的作用。通过对中美欧制造业细分行业产业贡献度和GVC地位指数的测算,研究发现,不对称相互依存劣势和全球供应链地位受到挑战的安全负外部性,以及对竞争对手的身份判定,促使美欧对华供应链策略由市场逻辑转变为安全逻辑。欧盟对华战略认知的对抗性低于美国,决定了欧盟的对华供应链策略较美国温和。美欧之间尽管存在较大的安全负外部性,但战略认知的盟友属性使美国对欧盟选择了低安全化水平的供应链策略。中国对美国供应链合作的安全负外部性较低,主要表现为供应链脆弱性问题,加之双方战略认知敌对性的增强,防御型供应链策略成为适合当前中国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389.
刘宏松  陈荒拓 《德国研究》2022,(4):28-46+125
美国—欧盟贸易与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美欧技术联盟向实体方向发展。欧盟意图在贸易与技术委员会中实现三重政策目标:一是重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布局;二是协调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与行动;三是维持其在国际技术标准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此,欧盟与美国在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敏感技术出口管制和国际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了机制化合作。然而,欧盟在与美国的机制化合作中面临对华技术竞争政策差异、技术标准主导权竞争、欧盟出口管制权力的非集中化等困境。这些困境使得欧盟难以在委员会框架下与美国开展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390.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