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368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01.
作为恐怖袭击的潜在重点目标,铁路车站应当将应对恐怖主义的首要策略定为预警与防范,而建立以反恐怖为主题的情报信息系统是实现这一策略的最佳路径。在研究分析国内发生的与铁路车站相关的恐怖袭击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工作的特点与情报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律,可以发现一个有效的反恐怖情报信息系统应当划分为数据、服务、应用和展现四个相互关联的逻辑层次,同时以信息通信网络、标准规范、安全防护、应用支撑平台和运行管理等体系作为辅助和保障,进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802.
高艳东 《法学评论》2023,(6):121-132
受从严打击网络犯罪刑事政策的影响,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成为规制非法网络技术帮助行为的兜底性罪名之一,其打击对象从最初的“木马病毒”扩展到“外挂软件”“翻墙软件”“网络爬虫”等具有一定中立性的软件,打击范围的持续扩张使其呈现出口袋化趋势。该罪逐渐被滥用的原因在于,司法解释未对“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等专业名词做出合理解释,导致司法工作人员在理解“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时存在偏差,混淆了“数据”“控制”等术语的技术判断与法律评价。为防止该罪的口袋化趋势,我们应从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解读其构成要素,为司法机关提供清晰的定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