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42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陈鲁民 《前线》2008,(12):67-67
一要生存,二要发展。是古往今来哲士伟人思考的重大问题。儒学创始人之一的孟子.作为一个关注大千世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观”。他一些真知灼见和不凡思路,不仅在当时发聋振聩,让人眼睛一亮,就是今天读来,也不无启迪.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2.
最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流变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哲学内核的形上儒学的新建构;二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儒学诸形态的形成;三是文化保守主义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同时,文化保守主义也有其复杂性和局限性,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因素和影响在所难免。对于近十年来文化保守主义的流变趋势及其特点,切不可简单视之、一概而论,而需作具体分析、深入了解,既要发现其合理的、有贡献的地方,又要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3.
河北大地自古人杰地灵,儒者辈出,共有毛亨、毛苌、董仲舒、刘德、刘因、孙奇逢、颜元、李塨等八位大儒得以从祀孔庙。这八位儒者又可细分为传道之儒、卫道之儒、明道之儒和体道之儒四种类型。通过对这些儒者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以及从祀孔庙历程的考察,可以从中提炼出大一统思想、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以及讲求实际等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河北儒学之精神,为河北儒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4.
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终极关怀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这既需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正确认识和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终极关怀的当代价值,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5.
《学理论》2015,(2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是儒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儒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思想,在民本思想方面两者有着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因此认清两者的共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6.
《学理论》2017,(3)
汉代学校教育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主要原因是行政运作和官员仕进制度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汉代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学校教育创造条件;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7.
来信     
《南风窗》2012,(5):12
知识分子、官方以及市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孔夫子这个"幽灵"。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共谋,只会轻忽了虽有曲折却不绝如缕、从未断裂过的儒学谱系。更进而论之,有堕入后现代虚无论的危险。孔夫子"幽灵"的当代复活,毋宁说是在提供中国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在中  相似文献   
178.
论易学与儒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并不是儒家开始就明确了的经典 ,像《诗》、《书》、《礼》、《乐》一样 ,易学被招入儒学 ,进而充实、发展儒学 ,有着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自孔子开始 ,至《易传》出现趋于成熟 ,至西汉定儒学为一尊成高潮。《周易》在充实发展儒学的过程中也不断得到充实。最后升华为一部无所不包的理论巨著。而这个升华主要是靠后起儒家托孔子所作的《易传》完成的。故儒学与易学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互动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9.
文章立足原典文本,首先分析了日本近世庶民阶级思想家二宫尊德对儒学的改造与吸收,指出二宫尊德在对待儒学时所体现的"功利与简易"的接受倾向。经过与江户时代其他庶民阶级思想家对儒学的扬弃态度进行对照,确定二宫尊德的"功利与简易"是其阶级属性使然。他的思想既折中又独立,二者统一于江户时代庶民层特有的"经验合理主义"。  相似文献   
180.
《政协天地》2012,(12):54-54
儒学复兴,首先是儒学的定位问题,其实质是中国文化走什么道路,向何处去的问题;争论的中心是现代中国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还是要改弦更张,走西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