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42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0世纪梁漱溟倡导的新儒学具有特别关注“三农”、力主民族间的一体和联合团结、以中学为主兼容西学和其他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重要借鉴四个基本特征。梁漱溟的学术、人品和贡献将永存史册,  相似文献   
212.
陈王慧 《学理论》2012,(17):59-60
加强对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研究,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它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执政党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稳健发展;有利于化解文化认同危机和信仰危机;有助于化解现实矛盾;有助于解决应式教育的弊端;有利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213.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对法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刑起于兵是关于法律起源的认识,法即刑罚即德礼教化之辅助是对法的认识的大致发展轨迹。这种认识直观、朴素、自然,但过于片面狭隘。它低估了法律的社会功效,忽视了法律存在的社会价值,使人们普遍产生了轻法意识,从而淡泊了法制建设,窒息了法律理论,阻碍了中国法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214.
“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影 《长白学刊》2005,(2):101-103
教化是德育的职能,德育的教化职能源起于汉代.为巩固统治,汉代的儒学之士认识到教化的治国地位,说服了汉王朝的统治者设立太学及地方官学招收学生进行教化,并且把教化作为德育的一个根本的职能.教化超出了先秦道德教育的界限,一是把教化和巩固统治联系起来;二是教化理论的主张不只是针对百姓,也针对汉王朝的统治者及其官吏们;三是教化是有目的地通过官学来实现的,突破了先秦多半在私学里进行的状况.德育从此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进入了政治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215.
中国的传统儒学实质上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植根于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即礼的问题。就此而言,生活儒学对当今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6.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而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用西学范畴和学科体系解构中国古代学术系统,并因此抽空了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的问题。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学与西学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应是在保持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独立性的前提下,如何在实践中互补共存的问题。现代儒学应回到源头来回答现代性的意义基础问题,而不能停留在宋明理学的道统观上。  相似文献   
2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就儒学与现代市场经济、儒学与精神明建设、儒学与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展开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总的倾向是摒弃简单的否定,进入理性地思考和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218.
姜日天 《湖湘论坛》2010,23(3):86-89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朝后期实学的集大成者。茶山先生的天道观是其整个实学思想的纲领。其天道观包括天气之道、天然之道、天公之道、天帝之道等内容。茶山的天道观发展了先秦以来儒家关于自然之天、命运之天、神道之天的思想体系。茶山先生的天气之道讲天是气构成的,讲天的自然存在;天然之道讲万物自然;天公之道讲天无赐予之意,人因作为之德而得福禄;上帝之道则讲彼岸超越世界。茶山天道观是其所处时代实学思想的表征。东亚儒学的派生性在茶山的实学中得到集中体现,具有现代文化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19.
儒学之所以在汉代成功社会化,是因为其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很好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有益成分并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和推行,通过学校教育和日常教化使儒学浸润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汉代儒学社会化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220.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着眼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忘本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梳理现当代儒学发展历程与新时代儒学发展的现状,揭示新时代儒学建构的理论价值和运用价值,探索儒学服务现代治理的现实路径,提出新时代儒学创新并服务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