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5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295篇
中国政治   251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金凤 《农村青年》2011,(2):15-17
为什么父亲有了钱就变坏?为什么父亲忍心抛弃贤惠善良的妻子?为什么父亲舍得一掷千金给情人买首饰,却舍不得花钱给儿子买辆新自行车?  相似文献   
32.
俊歌 《农村青年》2011,(6):19-22
15年前,河北省承德市农民李维贺一家遭遇命运劫难,两个儿子相继去世,悲痛过度的妻子甚至想一死了之,李维贺面对丧子之痛和为儿子治病欠下的巨额债务,也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就在李维贺夫妻陷入人生绝境时,二儿子李宝元生前所在的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班的26名同班同学毅然站出来承担起子女的责任,  相似文献   
33.
目前,自上而下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各地展开。下乡干部带来的新思维、新方法为基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科技、文化、卫生人员不足的矛盾,尤其是专业技术干部的到来,深受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34.
今年46岁的江苏金湖人万某是典型的家庭妇女,8年前丈夫受伤瘫痪,万某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戚某身上,对儿子百依百顺。  相似文献   
35.
年底,本应该是去台湾旅游的,她和丈夫带上了8岁儿子拓实准备动身。出发前两天,家中出事了。公公让救护车送进了医院,脑溢血,有可能过不了这一关。  相似文献   
36.
白江 《党史文汇》2006,(11):44-47
2006年6月下旬,《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实展览》在山西太原巡展,其中一块展版上一位母亲的几句话不禁吸引了我,"我把儿子献给党是应该的,现在要求享受特殊是不应该的;我变卖财产奉献给革命是应该的,接受党组织归还的财产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遗志是应该的,把王朴烈士的光环罩在头上作为资本向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品读、感动之余,我产生了更多了解这位母亲及其儿子情况的强烈愿望.查阅一些资料后知道,他们在解放前曾是川东地区富甲一方的名人,应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多,可他们却坚定地选择了革命的人生道路,并为此献出了全部财产和生命.他们的事迹令我感佩至深,遂写此文,以期激励时下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37.
案例:谎报儿受伤骗汇医药费 笔者单位同事刘女士日前平白无故地被人骗走1万元,唉声叹气。 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刘宇即将大学毕业,母亲为儿子求职,特意到某中介登记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关信息。半月后的一天,刘女士突然接到个陌生的手机电话,说她的儿子在学校附近遭遇车祸,正在医院抢救,急需汇入现金1万元。不等刘女士拨打儿子手机,又一条短信飞进她的手机:  相似文献   
38.
秉承居主 《党课》2012,(16):90-91
在高处生存,一直是我的人生愿景,虽然人生艰难、俗世烦扰,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对这种理想的追索。虽然生命应有所坚持,生存也可以随遇而安,但要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高贵的、诗意的居所。在高处生存,是一种生活的心态,不浑浑噩噩、不随波逐流,有所追求、有所坚持。  相似文献   
39.
李勇 《中国公证》2012,(6):23-24
近日.笔者所在公证处某公证员遇到这样一则案例.有一位老人想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自己名下的一处房产公证给自己的孙女。该公证员了解老人的意愿后,按照遗赠公证程序受理了该案.但是了解这位老人的家庭情况后.公证员却陷人了沉思。原来.这位老人父母双亡.丧偶.只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已经去世.留有一女.正是老人所提及的孙女.二儿子成年后目前尚未结婚。  相似文献   
40.
朱悦华 《学习导报》2011,(17):60-60
儿子的学校提供早餐,但永远是鸡蛋、牛奶、面包这“老三样”。儿子不爱吃鸡蛋和面包,只喝一点牛奶,我不得不经常嘱咐他,为了健康、学习,一定要把早餐吃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