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35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韦佳 《今日广西》2007,(16):32-32
精神单身正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时尚的知性的女人们得意地标榜着的单身精神,已婚的女人也正高唱着精神单身的叛逆情歌要冲出家门。一样的围城,一样的女人,却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层面,精神归属。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妇运》2008,(4):1-1
男女两性构成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同历史阶段无不通过制度、法律、文化、道德、习俗将其规范于一定的社会秩序内。直到女权主义发出男女平权呐喊,种种被认可的不平等才浮出历史地表,而今成为联合国通过各种公约以图改变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3.
消费电子产业是全球性行业,但是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尚缺乏真正的全球性企业。这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缺失的必然结果。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在全球化中的战略缺失主要有:全球化的实现模式和方式选择缺乏论证;全球战略市场定位的缺乏;全球性竞争力资源缺乏;全球性创新和竞争产品开发体系缺乏。必须鼓励那些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进入其产品的战略市场实施以获得全球竞争优势为目标的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当代世界发展的全球化态势,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构成邓小平“全球性”思维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审察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寻求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与目标,并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认识中国发展的全球意义。邓小平以辩证意识认识和处理全球性与民族性矛盾,从而在复杂的形势中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其中所含蕴的方法论,对于指导中国现实与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5.
当前,国际移民作为重要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对世界政治和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国际移民问题,许多国家也纷纷调整本国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36.
基于晚期现代性阶段的环境、生活质量和全球性制度等社会问题都发生重大变化,吉登斯认为当代政治哲学需要即时有效地回应时代的挑战:全球性共同体的出现,新阶段的行为规范问题和生存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7.
应邀参加这次美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我感到非常荣幸。31年前,我曾经和李慎之先生聊到过他想要创建美国研究所的想法,因此对这个由他发起创办的重要机构,我有着一种格外的亲切感。更巧的是,我得以在1981年美国研究所成立的时候最先访问中国。所以,30周年纪念对我个人而言,意义尤  相似文献   
138.
陈卓 《传承》2011,(6):74-75
近年来,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反思不断深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又使这种反思全面升温。在公共行政实践方面,以追求公共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协同行政与公平行政逐渐受到重视,逆市场化、民营化和分  相似文献   
139.
《政府法制》2011,(32):11-11
在现当代社会政治理论中,争议最大而又无法绕过的概念,大概要数“民主”。近代以后,民主已经从一种少数政体变成多数政体,从原先的异常政体成为现在的常规政体,从源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当代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声称自己是民主闰家。但是尽管如此,对究竟什么是民主,如何评价民主,学者和政治家之间的观点不仅莫衷一是,而且常常针锋相对。对民主的争论,不仅发生在国内知识分子之间,而且也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40.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盛会,对于服务窗口来说,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文明形象的又一难得而有利的契机。上海铁路局上海站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加快一流职工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