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在我国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建立绩效管理模式是需要这种理念的指导的。政府绩效管理在融入了这种服务于民的理念后,会更公开、透明、高效地运作,真正能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62.
“公共知识分子”话语及其公共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多样化变迁和知识界多次裂变,促成了公共话语空间和“公共知识分子”话语争议,有的从公众性解读其公共性,有的从独立性解读其公共性。本质上现代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必须兼顾“超然”和“介入”,这双重属性均内含公共性,正是这双重公共性关联到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没有必要倡导“公共知识分子”概念。  相似文献   
63.
社会保险是社会公共性与保险原理性紧密结合的产物,社会保险立法在强调社会属性的同时,应当注重其不可忽略的保险属性。放眼世界,号称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不计其数,有的已经经营了几百年;而社会保险制度百余年历史中,由于忽略乃至抛弃了社会保险的保险原则,很多国家都陷入了举步维艰乃至难以为继的制度困境,一些极端的案例是构建社会保障制...  相似文献   
64.
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社会中各利益主体在利益格局的重构中逐步生成、相互矛盾、寻求协调和实现整合的过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制度供给的作用。政府公共性是指社会全体成员基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而对政府存在本身形成的一种价值共识。政府公共性是政府存在的应然状态,但在转型时期政府管理实践中我们面临着因政府的公共性偏离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三条回归政府公共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65.
"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是对公共行政参与主客体交互两种矢量的描述。它作为公共行政参与的整体表征,参与过程性内容与参与结果实质就是"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发酵"反应与效应体现。然而,过程性内容的边际性与"依存张力"及"非离散性"效应的脆弱性,构成公共性检视之必要性。公共行政"善"之诉求与公共性要求的同一性,构成公共性检视之实然性,而公共行政参与的自主性价值与终极性价值的联结则构成公共性检视之对象性;公共行政参与之公共性检视旨在以公共理性维系"依存张力"与"非离散性"效应,促使公共行政参与的过程性内容体现公共性规则,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这对行政生态关联持续和谐一致的公共行政生活。  相似文献   
66.
伏军 《当代法学》2012,(6):108-116
银行危机行政处置程序是针对银行设立的特殊行政程序。考虑到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及公共性,建立这一程序对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来说十分必要。银行危机行政处置程序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和保障金融服务提供为目标,程序启动标准区别于普通企业破产清算标准并应符合法定程序。危机银行的行政处置方式包括并购、购买与承继、资产分离等利用市场资源方式,也包括政府担保、国有化等利用公共资源的处置方式。考虑到公共资源的负外部性,市场资源应当被优先利用,公共资源使用应符合严格法定程序并应限于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7.
公共性问题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试着从人的公共性角度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论述。作为现实个体的人,都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为前提的,从这个层面讲,人本身就是公共性的人。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与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公共性的存在状况又对社会共同体有巨大的反作用,因而对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人的公共性给予应有的关注,对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中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杰 《行政与法》2004,4(10):19-21
公共性”是一个分析现代政府活动性质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探讨有利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研究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这种特定环境与制度下的内涵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根本理念层面、道德层面和政治过程层面来解释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公共管理的根本理念定位———公众满意,国家公务员的公共行政道德责任建设及公民参与对“公共性”实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丁欣雨 《行政论坛》2009,16(1):33-36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和核心目标.但在现实中,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此目标,因为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种衍生物,那就是"租".寻租行为对特殊利益的争夺损害了公共利益,导致了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寻租理论的意义在于倡导避免浪费性寻租的政策,因而我们不仅要知道寻租行为的后果,还要知道寻租行为是怎样影响公共政策偏离的,进而实现遏制寻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构建中,公共政策的有效选择应该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公共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全过程,确保公共政策的和谐性;追求合乎社会价值的公共政策取向标准,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提升公共政策设计、分析与执行能力,确保公共政策的科学性;畅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渠道,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