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旨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北京第二轮六方会谈2月25日在北京举行。从与会各方代表团团长简短发言中可以看出,这次会谈的特点:第一,各方均十分重视来之不易的会谈机会,都希望会谈有一个好的结果;第二,各方都为这次会谈作了充足的准备,并拟好了各自准备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第三,各方在表述自己原则主张的同时,都表示了一定的灵活性;第四,各方都希望这次会谈进入实质性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32.
朝鲜已有近50年的核开发历史,拥有的大批优秀的核科学工作者,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兴建了大量核设施,并且可能存在核武计划,但其现有的核技术和核能力主要是民用方面的,尚不具备核武制造能力。美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并非是基于朝鲜现实的核威胁,而更多的是出于对朝政策的长远目标考虑,其真正目标是使朝核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改变朝鲜政权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3.
2007年以来朝核问题出现了新动向,带来了值得各方重视和认真考虑的新问题。朝鲜进行核试爆后,尤其是美国实行对朝妥协政策后,六方会谈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挑战,存在着被淡化与边缘化的危险。六方会谈并不因朝鲜进行核试爆而减弱其历史作用,它不仅在朝核问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下都有其必要与合理的功能,具有不可取代性,而且已经为东北亚危机处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为日后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平台。  相似文献   
34.
自朝鲜退出六方会谈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深入分析朝鲜半岛时局变化特征,找出半岛危机频发的根源,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极为重要。由于朝鲜半岛时局危机频发,作为多边对话机制的六方会谈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意义已经超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本身,成为维护地区局势稳定的需要。鉴于六方会谈有关各国立场和实际努力,六方会谈重启只是时间问题,重新开启六方会谈也将有效推动朝韩、朝美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35.
在国际调停领域,人们普遍认为,调停者的公正和中立有利于冲突的解决。然而近期学界有新的观点,认为若调停者偏向冲突中的某一方,将更有利于缓解冲突。对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说法,作者认为调停者的偏向会影响冲突双方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最终结果。若冲突双方中一方有极度不安全感,且处于收益框架,认为谈判会有收获,此时调停者偏向不安全感强的一方的效果要比不偏不倚的调停效果好。若弱势一方处于损失框架,担心参与调停会危害国家生存,此时调停者偏向不安全感强的一方的调停效果未必更好。在朝核危机六方会谈中,中国偏向朝鲜的立场可以使朝鲜信任中国,进而参与六方会谈,显然中国对六方会谈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中国的偏向立场虽然使朝鲜乐意参与谈判,但对朝核危机的彻底解决却难以取得成效,由于中国偏向朝鲜,朝鲜认为中国的支持是不会改变的,反而使朝鲜有恃无恐,美朝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最终致使六方会谈难有进展。因此,调停者的偏向立场有利于推动冲突双方参与谈判,但不一定有利于冲突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36.
美朝核风波再起的实质是美国霸权与朝鲜生存权的又一次政治博弈,美朝核风波的实质看成是生存权与霸权的政治博弈。进而为此展开的六方会谈框架又成为一组多方政治博弈平台。在美朝核风波愈演愈烈、几近战争临界值之际,中国从维护地区安全出发,积极出面斡旋,经三方会谈而达成了六方会谈框架。六方会谈的达成意义重大,舒解了“战争临界”;彰显了“中国作用”;取得了可视化成果。不应否认,六方会谈框架存在某种不足,却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现实、最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37.
大事综览     
2005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朝鲜首次公开宣布拥有核武器使朝核问题再度紧张。10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首次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和“无限期中止”参加北京六方会谈。声明称朝鲜已“采取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坚决行动,并且制造了用于自卫的核武器,以应对布什政府越来越不加掩饰地孤立和扼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声明称朝鲜的“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仍然是一种用来自卫的核威慑力量。当前的现实说明,只有强大的力量才能维护正义和真相”。声明还说:“我们希望举行六方会谈,但在我们认为有理由参加会谈之前不得不无限…  相似文献   
38.
2005年2月10日,朝鲜外务省宣布核武器已研制成功,并无限期地中止参加六方会谈。2006年7月5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多次进行导弹飞行试验;10月9日,又悍然进行了核试爆。原本就紧绷的朝鲜半岛上空一时风云诡谲,朝鲜核能力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导弹发展轨迹基于半岛分  相似文献   
39.
浅谈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中国国家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利益一词历来是理解政府目标和政策的关键,“每个政府在面对他国的情况下都要为维护和增强本国的利益而采取行动。”[1]在处理朝鲜核危机中,中国采取了“积极介入”姿态,发起并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积极参与“国际管理”,这是中国外交史上一次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本文试就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进行简要分类和界定。  相似文献   
40.
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即对朝采取强硬政策,并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至此,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然而经过五轮六方会谈,美国对朝政策明显呈现缓和迹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变化;且再对朝强硬下去美国对朝政策的选择范围会大为缩小;同时美国想迫使中韩因朝核试验与朝翻脸。但这种转变只是一种策略上的转变,并非政策的根本性变化,而朝鲜希望通过拥有核武器取得美国的安全保障与外交承认。除朝鲜因素外,美朝关系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核武器是朝鲜在与美国博弈中手中唯一的筹码,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朝鲜也决不会放弃。美朝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但美国目前政策转向持续下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